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

ID:58413587

大小:25.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1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_第1页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_第2页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_第3页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_第4页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傅佩荣《人初 性向善》.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傅佩荣《人之初性向善》   如果把人性当做一张白纸或白璧的话,你就没有理由跟一个人说你应该行善避恶,因为环境的力量太大了。而教育基本上是要让你人性内在本来有的一种力量或倾向,能够顺利正常的表达出来,这才是一种好的教育策略。 一、人非本善有关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强调人性的特色,孟子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他说:现在有人看到一个小孩子慢慢爬到水井旁边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紧张不安,很不忍的心。他接着说:他有这种心啊,不是想跟小孩的父母交朋友。就是你的孩子跑到水井边很危险,快掉下去了,我觉得很紧张、很不忍,是我想跟

2、你这个做父母的交朋友,不是的;也不是说我想在我们同乡之间得到好的名声,希望大家称赞我;也不是说我很讨厌听到小孩子的哭声,因为小孩子掉到水井里面一定是哭的很惨烈,那我听到这个声音我就很难过,也不是害怕听到这样的声音。而完全是没有任何目的,因为我是一个人,我看到小孩子爬到水井边自然就会怵惕恻隐,就会很紧张、恐惧、很不忍心。孟子所说“非人也”的四种情况:没有恻隐之心,不是人;没有羞耻心,不是人;没有礼貌、辞让的心,不是人;没有是非分辨的心,不是人。比如地震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没逃出来,我先跑走,那我算人吗?那就

3、别人就说你不是人了。别人说你不是人,你就生气的话,孟子就说恭喜你,你要变人了,为什么?因为你会生气,叫做羞恶之心。我有羞耻心,别人骂我不是人,我就生气,代表我还有希望,我就要设法做一个别人能够接受的人。如果别人骂我不是人,我也不生气,那真的不是人了。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心,就是本善,这个好象跟实际情况不太符合。美国已经做过研究,观察幼儿园的小朋友,说:小孩子两岁半开始就有勾心斗角,成帮结派,斗争一个人。这说明小孩子从两三岁,一路上去,你说他本善,恐怕很难证明。所以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上,你也会觉得如果你把孟子

4、的性善理解为本善,又是静态的本质,那么恐怕孟子也说不通,他自己也不会接受。 二、人和动物的差别禽兽有一个躯体,人也有一个身体,它有头、有脚、有手,我们也有相对的身体的部分,这是都一样的;它们需要食物,需要休息,有各种本性的欲望,我们也一样。人和禽兽的一点点差别是在内而不在外,孟子说这一点点东西,一般老百姓把它去掉,君子把它保存下来。孟子也强调教育,他说:一个人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每天很悠哉的生活,但是没有受教育的话,就很接近禽兽。因此教育是个关键,换句话说,一般老百姓受教育的话,他就开始走出人生的

5、路,而不再是生物而已。舜在古代是大圣人,舜年轻的时候,小时候他住在山里面,跟树木,跟石头一起生活,跟野鹿、野猪一起玩耍,他那个时候跟深山里面的野人差别也是几希,野人不是原始人或是野蛮人了,野人就是指很平凡的、没有受教育的老百姓就是野人了。他就说舜跟深山里的野人差别是几兮,但是舜有一个特色,他听到一句善的话,看到一件善的行为,内心里面那种力量“若觉江河,沛然莫之能欲”,好象江河决了口,决堤啊,那个水冲下来挡也挡不住。这说明人性不是本善的,他要听到善的话,看到善的行为,这叫做闻见知之。闻跟见,闻跟见属于经

6、验,我听到的,我看到的,然后我内心的一种力量才像江河一样决堤,冲下来,没有人挡得住,叫做人性向善。但是这个向善不是你发明的,不是你想出来的,是因为有别人有善的行为跟善的言论。比如你听到有人说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把我们养大很辛苦,你听到就觉得说这个话真好,你看到小孩子孝顺父母,一个年轻人帮助老人家过马路,你看到就觉得真好,内心里面就挡不住啊,这个力量就表现出来,“沛然莫之能欲”。 三、四种行善的开端孟子认为人的心有四端,端代表开始、萌芽,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开端要做出来的行

7、为才叫善,从恻隐之心变成仁,羞恶之心变成义,辞让之心变成礼,是非之心变成志,仁义礼志这才是善。一个人做到仁义礼志,那就是做到善了,你有前面四种心,只代表你有开始,还要有真诚。 【故事1】孟子说有一座山叫做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的附近。这座山山上的花草树木长得很茂盛,但是因为一边是都市,很多人盖房子。古时候造棺材需要很大的树整棵来做,就把树砍了,砍光了。另一边是农村,放牧牛羊,就把一些花草都吃光了,好好的一座山变成秃山了。孟子就说了,请问秃是山的本性吗?山的本性是秃的吗?显然不是,因为以前是有花草树木。再

8、问,花草树木是山的本性吗?山的本性是花草树木吗?也不是,如果是的话怎么会被吃光,被砍光呢。孟子的答案是山的本性是“能够”长出花草树木,能够代向,力量。山的本性既不是秃,也不是花草树木,山作为山,它“能够”长出花草树木。但是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给它机会,你每天早上起来就把它新发的芽,才长出来的花草砍掉,久而久之就变成秃山,好象从来不曾长过花草树木一样,这难道是山的真实的情况吗?当然不是。所以在《孟子》里面用很多这样的故事跟比喻啊,孟子很喜欢用这种比喻,说明你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