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

ID:58436249

大小:36.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2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豁达、乐观的心境。二、教学重点:抓住景物描写特征,掌握描写景物的表现手法,和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三、教学难点:景物描写,抒情语句的深刻内涵。四、教具准备:录音PPT课

2、件五、教学时间:一个课时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过程有一定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要配合恰当的板书。(2)、提问法: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具有目的性、有效性和启发性。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在本学期第二单元我们学过《信客》吧,它的作者余秋雨在他另一篇散文中曾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黄州是他人生中重要的驿站,正是因为苏轼的到来,在他随后近一千年间无数的文人墨客仰慕苏轼的美名而到黄州追寻他的足迹,黄州正因此而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符号,所以说苏轼

3、成就了黄州。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经历遭际塑造了他的性格,他参悟了人生,同时也是在这里达到了自己的创作高峰,所有又说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何许人也,黄州乃何地?两者到底有着怎么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师呢,在这里先买个关子,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了解他在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二>、扫清字词句理解障碍,并朗读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我们必须疏通字词,掌握文章的大意。上课之前已经让大家预习过课文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哪些字词的理解需要我们注意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强调)读准字音:相与(yǔ)解(jiě)衣藻

4、荇(zǎo)(xìng)遂(suì)至未寝(qǐn)柏(bǎi)重点词语(可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文课文):⑴色入户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木兰当户织)⑵欣然起行高兴地(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⑶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者:……的人。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⑸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⑹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⑺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⑻盖竹柏影也原来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罢了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清闲的人。11)盖:表示推测,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

5、这里解释为“原来是”。12)耳:语气词,“罢了”。补充: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古今异义: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3、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4、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 5、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读出节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6、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指导学生朗读)2、听录音范读课文。大家注意听清字音和朗读的节奏。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试着模仿范读,读出感情。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同学们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前面的字词理解翻译课文,不懂的同桌谈论一下。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强调重点句子:重点句子:(1)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译文: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

7、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地面上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B、学生逐句翻译。3、翻译全文翻译全文:《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发现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就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交错纵横,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全班朗

8、读课文。<三>、整体感知我们知道苏轼他们在干嘛呢?那苏轼的字里行间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答,老师补充。(淡雅:寺中漫步佛门清净之地闲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用文章中的词回答。(欣然)<四>、精细研读l叙事部分既然是夜游承天寺,那么作者必然会交代时间地点等信息,文章中有没有交代?哪些句子是在叙述这一件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