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

ID:58452210

大小:8.35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0-09-07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6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7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8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9页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及心理分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特点及心理分析第一节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理解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点,不能局限于单方面,单角度,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层次结构二、学前儿童美术的形态三、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从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层次结构上分析1、美术作品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次----物质材料(引起主体的特定感受)第二层次----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点、线、色彩、形体之间组织关系都蕴含着一定的意味)第三层次----描绘对象(作品的物象、事件、情节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象)第四层次----文化意义

2、(a、物象和情节的象征意义b、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社会生活观念)2、从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层次结构上分析儿童绘画作品,学前儿童的作品中充满了人物和故事,甚至当他们囿于技能的限制,画不出清晰可辨的形象时,他们会以语言补充,完成对形象和事件的创作。第三层次在学前儿童美术作品中表现更强,不可缺少。写实是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主要倾向。启示:以故事结构课程引导学前儿童创作,往往能激发其创作灵感和思维。二、从美术的形态上分析1、美术的形态的三种类型:写实形态----既模仿物象,又具幻觉真实的美术形态形式形态----不

3、以任何物象为描写对象的抽象形式之间有规律的组合的美术形态装饰形态----既以特定的物象为根据,又被创作者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的美术形态2、任何美术创作都不是绝对单纯地只属于某一种形态。幼儿在画眼前的和经验中的事物时会加进自己的想象,画想象性的作品时又会融入自己的经验,画喜欢的事物时不忘对其进行装饰,画装饰画时又要将自己喜爱的事物排列于上。从美术的形态上分析,幼儿创作的一个特点是再现、想象与装饰融合。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上分析1、特点:幼儿年龄越小,画面中的形象越简略;随着年龄增加,画面越复杂丰富,有

4、细节和较个别化。2、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第二节涂鸦期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一、对象:两、三岁幼儿涂鸦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此时的幼儿都喜爱拿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粉笔、蜡笔、钢笔,甚至树枝、木棍等),在能留下痕迹的平面材料上(纸、书、墙、地板等)又涂又画,而当他们看到自己画出的线条时会感到高兴和满意,这就是涂鸦现象。二、表现:四种涂鸦线条:(一)杂乱线(二)单一线(三)圆形线(四)命名线(一)杂乱线杂乱线中很少有重复画出的线条;画出的线条中包含横线、竖线、斜线、弧

5、线,还有点、锯齿线、螺旋线等掺杂在一起;线条长短不齐,极不流畅,手的动作显得毫无把握。(二)单一线幼儿能重复地画出长短不齐的倾斜线或旋转画出螺旋线;幼儿能够了解到用同样的动作画出同样的线条,但把握不大,主要是体验重复动作的节奏。(三)圆形线在对动作和结果加深了解之后,尝试画出图形,重复画出各种大大小小、封口不封口的圆形;幼儿学习控制动作的方向、力量和幅度。(四)命名线幼儿逐渐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能认出某些形状,并发现与他们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为自己的线条起名字,并注释和说明。三、原因、分析

6、幼儿的涂鸦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一种画线活动,而且涂鸦线条是凌乱的、不成形的,也不代表任何事物。出现幼儿涂鸦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一)生理(二)心理(一)生理幼儿两岁左右手的骨骼、肌肉发育,有一些力量和准确灵活性,神经系统也有所发育,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建立,脑和视觉对手有所控制和调节。在此基础上,幼儿开始动作练习,尝试控制一些简单的物体,(比如重复地抓握摆弄东西,一遍遍抛出或拉动物品,等等。)涂鸦是这一时期的动作练习之一。(二)心理1、心理分析学派的解释——报复和反抗的行为2、模仿说的解释——模仿3、美

7、术教育家的观点——肌肉运动产生的满足与快感4、皮亚杰的解释——感知运动水平上的活动1、心理分析学派的解释观点:他们认为涂鸦是一种报复和反抗的行为,藉此引起注意和关怀。(类似于幼儿弄脏衣服、弄湿尿布、弄坏各种玩具的行为)局限:我们观察到幼儿在涂涂画画时,表情专注,甚至带有喜悦,看不出明显的反抗和报复的情绪。这种解释适合一小部分在心理上有问题的幼儿出现的非正常的涂鸦行为。启示:儿童的绘画与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有联系的,可以从绘画中分析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2、模仿说的解释观点:成人或其他幼儿画画、写字引起幼儿模仿

8、的动机。幼儿涂鸦并非完全无意识的纯动作活动,而是当幼儿的智力和肌肉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外来刺激使他们开始模仿他人的涂写行为。局限:(1)在没有模仿的条件的情况下,是否就不产生涂鸦行为。(2)为什么小一些的孩子没有涂鸦行为,再大一些的孩子也不涂鸦,涂鸦只出现在特定年龄?(3)孩子对成人的模仿只是模仿外部动作,涂涂画画,并不能模仿成人写出字或画出东西来。启示:指出促使孩子涂鸦的外部因素,良好的文化活动环境有利于涂鸦的产生和进行。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