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

ID:58467211

大小:5.36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20-09-07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_第1页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_第2页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_第3页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_第4页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学热处理 第一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金属第二节金属的晶体结构第三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的物质。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09种,其中有87种是金属元素。在这些金属元素中,有些元素,例如锑,并不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铈、镨的导电性还不如某些非金属元素(例如石墨)好。显然这一定义没有揭示出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差别的本质。比较严格的定义是:金属是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非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为负值。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是,其最外层的电子数

2、很,一般为1~2个,最多不超过3个。由于这些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弱,所以很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此时的原子即变为正离子。因此,常将金属元素称为正电性元素。一、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过渡族金属元素,如钛、钒、铬、锰、铁、钴、镍等,它们的原子结构,除具有上述金属原子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在次外层尚未填满电子的情况下,最外层就先填充了电子。因此,过渡族金属的原子,不仅容易丢失最外层电子,而且还容易丢失次外层1~2个电子,这样就出现过渡族金属化合价可变的现象。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当过渡族金属的原子彼此相

3、互结合时,不仅最外层电子参与结合,而且次外层电子也参与结合。因此,过渡族金属的原子间结合力特别强,宏观表现为熔点高、强度高。由此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目,不仅决定着原子间结合键的本质,而且对其化学性能和强度等特性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原子结构不同,因而使原子间的相互结合产生了很大差别。现以食盐(氯化钠)、金刚石(碳)和铜为例进行分析。当正电性元素钠和负电性元素氯相接触时,由于电子一失一得,使它们各自变成正离子和负离子,二者靠静电作用结合起来,氯化钠的这种结合方式称为离子键。二、金属键金属键事实上,虽然它偶尔

4、也能与别的元素形成离子键,但它本身原子之间多以共价键方式结合。所谓共价键,即相邻原子共用它们外部的价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满壳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之间即完全以共价键结合。铜原子之间的结合,既不同于离子键,也不同于共价键。金属键近代物理学的观点认为,处于集聚状态的金属原子,全部或大部将它们的价电子贡献出来,为其整个原子集体所公有,称之为电子云或电子气。这些价电子或自由电子,已不再只围绕自己的原子核转动,而是与所有的价电子一起在所有原子核周围按量子力学规律运动着。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则变为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它们依靠运动于其间的公

5、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叫做金属键,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键图1-1示意地绘出了金属键模型。这种模型认为,在固态金属中,并非所有原子都变为正离子,而是绝大部分处于正离子状态,但仍有少部分原子处于中性原子状态。图1-1金属键模型金属键金属及合金主要以金属键的方式结合,但也会出现金属键与共价键或离子键混合的情况。根据金属键的本质,可以解释固态金属的一些特性。金属键由于自由电子很容易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而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当它跳回到原来的能级时,就把吸收的可见光能量重新辐射出来,从而使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

6、光泽。由于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当金属的两部分发生相对位移时,金属的正离子始终被包围在电子云中,从而保持着金属键结合。这样,金属就能经受变形而不断裂,使其具有延展性。在固态金属中,众多的原子依靠金属键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原子的聚集状态如何,即金属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如何尚未述及。下面进一步从原子间的结合力与结合能来说明,沉浸于电子云中的金属原子(或正离子)为什么像图1-1所示的那样规则排列着,并往往趋于紧密地排列。三、结合力与结合能图1-1金属键模型结合力与结合能为简便起见,首先分析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即双原子作

7、用模型)。当两个原子相距很远时,它们之间实际上不发生相互作用,但当它们相互逐渐靠近时,其间的作用力就会随之显示出来。分析表明,固态金属中两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正离子与周围自由电子间的吸引力,正离子与正离子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吸引力力图使两原子靠近,而排斥力却力图使两原子分开,它们的大小都随原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2所示。结合力与结合能图1-2双原子作用模型结合力与结合能将上述双原子作用模型加以推广,不难理解,当大量金属原子结合成固体时,为使固态金属具有最低的能量,以保持其稳定状态,大量原子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

8、的平衡距离,这就是固态金属中的原子趋于规则排列的重要原因。结合力与结合能如果试图从固态金属中把某个原子从平衡位置拿走,就必须对它做功,以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作用力。显然,这个要被拿走的原子周围近邻的原子数越多,所需要做的功便越大。由此可见,原子周围最近邻的原子数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