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

ID:58488938

大小:26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17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5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6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7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8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9页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分析】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解答】解: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故答案:超声波.【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②③ 

2、(填序号).【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①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②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射到水面发生了反射,符合题意;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

3、的鱼,是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不合题意.故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②③.故答案为:②③.【点评】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辨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引 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质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叫汽化.【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液体分子要脱离液

4、体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故答案为:引力;汽化.【点评】本题考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以及物态变化,属于基础题. 4.2016年5月,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 4:3 (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分析】已知行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其密度之比.【解答】解:由题知,m行星=6m地球,V行星=8V地球,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

5、:==×=×=4:3.故答案为:4:3.【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质量和体积的前后对应关系,此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常见,属于比例运算. 5.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 71.6 g.【分析】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解答】解: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则m=50g+20g+1.6g=71.6g.故答案为:71.6.【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注意读数时不要漏掉砝码,

6、游码所对刻度以左侧为准. 6.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转移 .【分析】从原子的结构、电性、摩擦起电的实质等知识的角度对本题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解: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转移.故答案为:转移.【点评】本题对摩擦起电的实质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基础

7、知识. 7.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已知OA=1.0m,OB=0.2m,箱重G=120N,请画出使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在端点A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且F= 24 N.【分析】要想抬起拉杆时的动力最小,就要求动力臂最长,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可画出最小作用力F,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得F.【解答】解:要求动力最小,即动力臂最长,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最长,力的方向与动力臂垂直向上,如下图所示: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B=F×OA,即120N×0.2m=F×1.0m,解得F=24N,故答案为

8、:24.【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的画法,求最小的力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是要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从而做出最长的力臂. 8.图中电源电压3V恒定不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