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

ID:58491186

大小:217.7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9-03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_第1页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_第2页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_第3页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_第4页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卫生学第七版第一章绪论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2.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

2、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

3、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的所有生物体。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物理因素:▲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化学因素:▲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 ▲二次

4、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

5、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6.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7.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8.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卫生标

6、准体系。9.环境卫生工作容: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环境卫生实践工作,其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预防疾病、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其容随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而有所变化,因此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实效性。10.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3)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5)开拓环境卫生的新领域。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掌握环境污染对人体及人群健康危害的类型及其一般规律性,了解环境与健康

7、标准体系,熟悉研究环境与健康关系所采用的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本章节的重点: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性、慢性和远期危害表现及特点。本章节的难点: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环境与健康的研究方法。1.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2.大气圈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大气圈分层:对流层平均厚度12km。人类活动和排放污染物多集中于此,与人类关系密切。平流层的臭氧几乎全部吸收对生物具有强烈杀伤里的B段和C段紫外线。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3.土壤岩石圈:岩

8、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岩石构成。4.生物圈:地球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围包括大气圈下层、土壤圈和水圈,指从海平面以下约12km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10km高度的围。生物圈最重要的特征:生物多样性。5.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