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doc

手术部位感染.doc

ID:58494868

大小:13.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3

手术部位感染.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手术部位感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infection,SSI)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控制SSI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预后和药物经济学都将受益匪浅。  适应证     抗生素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手术,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II类即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III类切口手术。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III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

2、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则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手术切口分类参见链接)  敏感抗生素  SSI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通常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3、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

4、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  时机精准  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L,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

5、追加剂量。   疗程各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h)的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要预防性使用,即便需要,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Ⅱ类切口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Ⅲ类及IV切口手术可依据患者视情况而定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直至感染。                      手术切口分类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

6、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注: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

7、为“Ⅱ”者可以“Ⅲ”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