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后常见表面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doc

抛光后常见表面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doc

ID:58506232

大小:14.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3

抛光后常见表面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抛光后常见表面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锈钢抛光检测一检测条件:1、一般需要在600-1200LUX荧光条件下进行作业(约2盏40W日光灯),灯管悬挂高度约80CM-100CM2、检测人员视力正常3、保持零件处于安装工位时的方向,并与眼睛约30cm左右的距离,约45度角旋转工件,用3-5秒的时间进行外观检查,是否存装饰性缺陷4、在连续工作90分钟后,应稍做休息后(经调查工作在连续工作90分钟后将出现严重视觉疲劳,误检概率急剧上升)二抛光后常见表面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1、抛光粗:在抛光过程中,由砂带(砂纸)表面加工留下的加工痕迹,主要体现为工件表面有一条或多条线条缺陷;2、抛光变形:抛光操作时,由于手法不当或抛光轮引起的波

2、浪状不良,主要体现为工件表面呈弯曲、扭曲等缺陷;3、氧化:产品因受潮、用手触摸、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等原因致使产品表面产生斑点状不良;4、裂纹:由于产品内应力,脱模斜度小或顶出不良等影响导致产品表面有细小裂纹,裂纹有穿透和不穿透两种,一般产生在壁厚过渡区,内浇口附近;5、硬质点、铁质点:由于原材料混入杂物或化合物等,使表面上出现凸起的小点,抛光后呈出现逗号或尾巴形状,又称扫把痕;6、抛光膏:抛光膏是在抛光时留下的残留物,通常存在于螺纹线部位,电镀后表现为明显的黑色干燥,抛光膏,顶部,侧面表现为黑色条纹;7、合模线:产品合模处有或下凹的线状缺陷,主要是由于模具合模时的交接线太深太粗,或

3、错模造成;8、砂孔、渣孔:类似于气孔,但比气孔更大,更深,是因铸造时夹砂,夹渣造成;9、材质疏松:由于产品壁厚的部位会积压空气及熔料的供给量不足,导致表面出密集小针孔状缺陷;10、烧焦:由于打砂或过布轮温度太高,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小桔皮现象;11、孔塌:由于抛光手法不当,导致孔塌变形;12、水纹:由于模温过高或水过多,导致产品表面呈现桔皮状水波纹;13、撞划伤:产品摆放不当,或搬运或运输过程中由于产品相互碰撞等原因;注:检测完成后,依旧做好产品的防护工作,不得有撞伤的痕迹;不得粘有油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