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

ID:5857060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9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_第1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_第2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_第3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_第4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解析 【例1】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a>0),公比为q(q>0),前n项和为80,其中最大的一项为54,又它的前2n项和为6560,求a和q.解由Sn=80,S2n=6560,故q≠1∵a>0,q>1,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故前n项中最大项为an.∴an=aqn-1=54                     ④将③代入①化简得a=q-1           ⑤由⑤,⑥联立方程组解得a=2,q=3证∵Sn=a1+a1q+a1q2+…+a1qn-1S2n=Sn+(a1qn+a1qn+1+…+a1q2n-1)=Sn+qn(a1+a1q+…+a1q

2、n-1)=Sn+qnSn=Sn(1+qn)类似地,可得S3n=Sn(1+qn+q2n)说明本题直接运用前n项和公式去解,也很容易.上边的解法,灵活地处理了S2n、S3n与Sn的关系.介绍它的用意在于让读者体会利用结合律、提取公因式等方法将某些解析式变形经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并且变得好,则解法巧.【例3】一个有穷的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和项数.分析设等比数列为{an},公比为q,取其奇数项或偶数项所成的数列仍然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2,首项分别为a1,a1q.解设项数为2n(n∈N*),因为a1=1,

3、由已知可得q≠1.即公比为2,项数为8.说明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进行运算、推理时,对公比q要分情况讨论.有关等比数列的问题所列出的方程(组)往往有高次与指数方程,可采用两式相除的方法达到降次的目的.【例4】选择题: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对任意正整数n,有Sn=2n[]解D.∵a1=S1=1,an=Sn-Sn-1=2n-1∴an=2n-1∴bn=(an)2=(2n-1)2=22n-2=4n-1【例5】设0<V<1,m为正整数,求证:(2m+1)Vm(1-V)<1-V2m+1分析直接作,不好下手.变形:右边分式的外形,使我们联想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于是有:(2m

4、+1)Vm<1+V+V2+…+V2m发现左边有(2m+1)个Vm,右边有(2m+1)项,变形:Vm+Vm+…+Vm<1+V+V2+…+V2m.显然不能左右各取一项比较其大小,试用“二对二”法,即左边选两项与右边的两项相比较.鉴于左、右两边都具有“距首末等远的任意两项指数之和均相等”的特点,想到以如下方式比较:Vm+Vm<1+V2m,Vm+Vm<V+V2m-1,…,Vm+Vm<Vm-1+Vm+1,Vm=Vm.即2Vm<1+V2m,2Vm<V+V2m-1,….根据“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等于其几何平均值”,这些式子显然成立.(具体证法从略).说明本题最大的特点是解题过

5、程中需要多次用到“逆向思考”:C,B<D,等等.善于进行逆向思考,是对知识熟练掌握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平时应注意训练.【例6】数列{an}是等比数列,其中Sn=48,S2n=60,求S3n.解法一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若q=1,则Sn=na1,即na1=48,2na1=96≠60,所以q≠1=Sn(1+qn+q2n)解法二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Sn,S2n-Sn,S3n-S2n仍成等比数列∴(60-48)2=48·(S3n-60)∴S3n=63.解法三取特殊值法取n=1,则S1=a1=48,S2n=S2=a1+a2=60∴a2=12∵{an}为

6、等比数列S3n=S3=a1+a2+a3=63【例7】已知数列{an}中,Sn是它的前n项和,并且Sn+1=4an+2(n∈N*),a1=1(1)设bn=an+1-2an(n∈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解(1)∵Sn+1=4an+2Sn+2=4an+1+2两式相减,得Sn+2-Sn+1=4an+1=4an(n∈N*)即:an+2=4an+1-4an变形,得an+2-2an+1=2(an+1-2an)∵bn=an+1-2an(n∈N*)∴bn+1=2bn由此可知,数列{b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S2=a1+a2=4a

7、1+2,a1=1可得a2=5,b1=a2-2a1=3∴bn=3·2n-1将bn=3·2n-1代入,得说明利用题设的已知条件,通过合理的转换,将非等差、非等比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