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

ID:58579309

大小:3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0-19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立土地整理公司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地整理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第一章设立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土地整理市场分析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农产品贸易将会受到巨大压力与冲击,中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多地少,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低;二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基础设施条件不足,部分农产品品质较低,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化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国内外的需求;三是农业生产结构雷同,不能发挥农产品区域优势。另一方面,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人多地少,我国的耕地将面临着保有量难以保证,耕地总量动态难

2、以平衡。因此,我国为积极拓展“绿色”保护空间,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确保国家建设的需要,使耕地总量动态保持平衡,已把土地整理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在网上查得信息,自1992年起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的土地整理公司有数家之多,随着全国土地整理事业的不断推进,土地整理公司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全国土地整理事业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整理的内容不断扩展与延伸,已不仅仅局限在对农用地的整理上,有些地方已开始探索以旧城改造、土地收购储备等为

3、主要内容的市容整理。我县是全国的农业大县,且已被列入十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要求一是农田要集中成片,无零星分散建构筑物、无废弃地、无闲散地;二是田块要平整、规则,平原地区的基本农田要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达到“保水、保肥、保土”要求;三是水利设施要配套,平原地区的基本农田排灌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灌溉制度、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坡地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旱地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四是田间道路要通达,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适应耕作和田间管理要求;平原地区的基本农田要适应机械化作业需要。所以我县土地

4、整理的项目任务相当多,也就由此可分析出土地整理市场潜力大,土地整理行业发展空间无限。第二节土地整理的特点分析一、技术性分析从土地整理的工作程序来看,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选择、项目规划设计、土地权属调整、项目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包含许多技术性因素。如项目区的选择过程中,要对所选区域进行认真仔细的实地勘察,对其水源、水利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土壤、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种植结构等基本情况做出技术性评价,拟定客观科学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田块大小、方向、形状、灌溉方式的选择、沟渠的布置、土

5、地平整方案和土壤改良方案的拟订、各种工程的设计等等,涉及到农田水利、土地规划、建筑设计、工程预算、计算机制图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的实施、监管和竣工验收更是涉及到诸多的具体工程施工技术。因此,如果实施的单位没有一定的技术作支撑,土地整理就难以顺利实施。二、动态性所谓土地整理的动态性,是指由于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协调人地关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土地利用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土地整理的具体内容与任务也会各不相同,土地整理本身有一个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这一点可以从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

6、中得到证明。以德国为例,19世纪以前,德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农地的分散、畸零,实施集中连片,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了20世纪30年代,又结合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开展乡村土地整理。由于当时土地整理只注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经营规模的提高,忽视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和自然景观的悄然消失。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70年代其土地整理的内容中又增加了景观与环境保护。德国土地整理历史较早,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土地整理的成功经验,对于不断提高土地整理效益,促进我国土地整理的健康

7、发展至关重要。三、系统性首先,土地整理的对象土地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子。因此,土地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个系统因子的功能与效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要尽量保持和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避免破坏生态系统。从过去的“毁林造地”、“围湖造田”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可以说是人们对土地整理系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转变过程,前者虽然大量增加了耕地面积,短期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由于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导致洪水、风沙等灾害,水土流失、土地

8、沙化现象严重,土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而后者虽然减少了耕地面积,但由于有助于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降低了灾害风险,改善了耕地质量,长期而言反而有助于耕地生产力的稳步提高,保障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其次,土地整理系统性的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