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

ID:58606829

大小:103.8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0-18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_第1页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_第2页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_第3页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_第4页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大禹的出生地1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禹出生山东考李沣一、大禹是华夏之祖,对大禹出生地的探讨,也是对华夏之源的探讨,对华夏文明之源的探讨。历史文献和近代史学著作中,对大禹出生地的论述似乎比较一致,分岐不大,争论也不多。对大禹的出生地,文献载:禹兴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大禹出西羌。(《后汉书·载良传》)大禹出于西羌。(《新语·术事》)伯禹“西羌夷人也。”(《帝王世纪》)禹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产高密(禹),家于西羌,曰石纽。(《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史记集解》引皇甫谧语姒,禹氏。禹生戎地,一名文命。(《

2、太平御览》八十二引《尚书緯·帝命验》)西羌,顾名思义,西方之羌。夏、商、周均定都中原,夏、商、周时的羌,均在王畿的西方。《后汉书·西羌传》曰:“河关(古河关县属金城郡,金城即今兰州)之西南,羌地是也。”西羌是商的近邻,商伐西羌的记载,在甲骨卜辞中比比皆是。文献中还有“武丁征西羌鬼方三年乃克。”故《诗》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周时,“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昆夷之患”也就是羌戎之患。1“及武王伐商,羌矛率师会于牧野。”说明商、周时,羌戎主要在西方,但也有很多已经杂居中原。中原四方的少数民族,古时统称夷,具体来说,东方曰夷,西方曰

3、羌或曰戎,南方曰蛮或曰越,北方曰狄或曰胡,这个界限大体正确,但不是绝对正确。例如戎和狄,北方有西方有,甚至中原也有。因此姜和戎是混居的,由于混居,抑和互婚,还有一个姜戎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徐中舒、刘起釪诸先生考证,姜戎是九州戎的一支。“故戎之名称,以九州戎为最广,合全部而言之。”,“甚疑禹本为羌族传说中之人物”⑴这些记载和分析说明,禹生于西羌,或者说禹是西方戎地的人。顾颉刚先生主张此说,郭沫若及尔后的不少学者也认同此说禹生于西羌,禹所出的西羌的地望,也就是九州戎的地望,按照顾颉刚和刘起釪先生的考证,九州戎“是中国西半部的一个大地名,其境大

4、抵西从今陕甘二省交界处起,北由陇山,南抵秦岭,东达嵩山,而以晋境为主体。”⑵徐中舒先在《巴蜀文化绪论》一文中说:“陆浑之戎后来又称为阴戎,为九州戎。他们所居的区域极广。《左传·昭公四年》把陆浑的居区作了一个概括的叙述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州、中南、九州之险也。’这个九州,就是九州戎。”⑶史学界论及夏的疆域时,往往引用此文,也就是说,九州戎的地域与夏的地域,基本重合。关于夏都,有平阳、安邑、阳城、阳翟诸说,而且这些说法,现在基本都有考古学的证明。刘起釪先生在引证了各种考古数据后说:“根据这些测定年代,则陶寺类型文化的时代最早,东下冯

5、类型二里头文化时代次之,偃师二里头文2化时代最晚。”⑷这三个考古文化区域基本对应着平阳、安邑、阳城,说明禹夏是从晋中到晋南,再到河南偃师地区。照此分析,禹的出生地似在秦晋之间。《帝王世纪》有:“鲧国在秦晋之间”之语,如果说这一记载正确,与刘先生的上述分析就十分吻合。上述文献记载和史学前辈考证分析的结论就是,禹生于西羌或曰羌戎,其地望在九州之域,再具体点,就是秦晋之间。二、由于大禹是具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人物,对禹的出生地大而化之,考证到此也就可了。但有的经史学家对此还不满足,对禹的出生地说的更为具体,具体到郡、县、村。三国时的经学家谯周(蜀汉大

6、臣,巴西西充国人,今四川阆中西南)在《蜀本纪》中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云:“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駹国,皆西羌。”《水经·沫水注》:“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汶山郡后改为茂州,汶山郡的郡址,就在汶川县县城。《元和郡县图志》云:“广柔故县,在县(汶川县)西七十二里。┄┄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其地名刳儿畔。《”寰宇记》又说:“石纽村在汶川县西一百四十里。”三国以后,尤其是唐时的历史文献,把禹的出生地说的十分具体了,即汶山郡广柔县石纽(或石纽村、石纽乡、石纽邑、石纽山)从文献学上考察,“

7、石纽”最早出自何文?经查有二:一是刘宋裴駰在《史记集解》中引晋人皇甫谧语:“孟子称禹生石纽”,这一引言的可靠性令人怀疑。如果孟子确有其言,就直截了当引孟子曰,为什么裴駰又引晋人皇甫谧曰?说明此语的出处已经十分含糊。二是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吴越春秋》曰:高密3(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赵晔后汉人,赵晔的《吴越春秋》比上述各文献都要早,这应该是“石纽”说的最原始出处。赵晔是会稽(浙江绍兴)人,早年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一去二十年,因此他对蜀地及蜀地的传说掌故还是很了解,他的这个说法恐怕不是凭空捏

8、造,而是来自当地的民间,也就是蜀人的传说。对赵晔的《吴越春秋》,历来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都有说词,即“此书撰写并不全依正史,搀杂了传说故事和主观想象,《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尤近小说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