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doc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doc

ID:58607445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22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doc_第1页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doc_第2页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附75例报告)王财庆陈功(高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211300)【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改良术式的应用疗效。方法高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07年5月至2012年7月,采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治疗75例,并对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等进行评价。结果平均每条肢体手术时间76min,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病人术后症状明显减轻,随访2月~18月未见明显曲张静脉复发。结论改良剥脱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点状剥脱术,改良术式。手术治疗是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大隐

2、静脉曲张手术方法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剥脱主干,同时作切口剥除曲张的浅静脉团,但手术存在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切口大不美观等缺点。我院普外科自2007年5月至2012年7月,在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采用改良的术式治疗7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75例(83条肢体)病人。其中男62例(68条肢体),女13例(15条肢体)。年龄40~77岁,平均53.6岁。83条肢体中,合并小腿及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21条,浅静脉炎12条,皮肤溃疡11条,合并小隐静脉曲张3条,合并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5例。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及腰麻联合麻醉。在腹股沟区做一长约3cm的斜型切口,显

3、露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分别结扎各属支,在大隐静脉汇合处远端0.5cm高位结扎并切断,远端置入剥离杆至小腿内侧或内踝前方,根据曲张的程度决定置入部位,抽剥除大隐静脉主干,必要时分段抽剥。抽剥时压迫肢体止血,并从足部开始用弹力橡胶绑带向大腿方向驱血,驱血满意后在大腿中下段扎紧止血带。小腿处曲张的大隐静脉多处作0.3~0.5cm小切口剥除成团的曲张静脉。小的曲张静脉予以留置针皮下烧灼凝固闭塞,若合并小隐静脉曲张需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合并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需找出给予结扎切断,溃疡处曲张静脉尽量剥除干净,点状切口不予缝合,外敷碘伏纱布,术后患肢垫棉垫用绷带加压包扎,不能过紧,但也不能过松,注意足背

4、动脉搏动情况。术后第一天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术后5天拆除棉垫及绷带,并穿弹力袜3个月,术后7天每日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术后第2日开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一次,口服3月。2结果83条肢体均手术成功。单侧手术时间为55~95min(76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有2例病人术后出现下肢皮下淤血,4例出现皮肤局部麻木感,1例切口感染。上述病人经过积极治疗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2月~18月,平均7,8个月,术前有色素沉着的肢体有所减轻,静脉炎及皮肤溃疡均愈合,未发现有曲张静脉复发。3讨论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术创伤较大,病人术后伤口愈合慢,疤痕大,不美观,切口感染率增加,曲张静

5、脉剥脱可能不彻底。我院普外科结合多年的诊治经验,对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3.1本改良术式的特点(1)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术是在大隐静脉汇合处区域(卵圆窝处)做斜切口或纵切口(常需5cm左右),我们采用沿腹股沟平行于皮肤皱褶下1cm做斜切口,长度仅为3cm左右,此切口易于暴露大隐静脉汇入部及属支。(2)对于肢体曲张成团的静脉不必采用大切口剥除,而是采用尖刀截孔,多个小切口(长约0.3~0.5cm),用蚊式钳行点状剥脱,这样切口小,皮肤美观,患者更能接受。(3)小的曲张静脉予以留置针皮下烧灼凝固闭塞,可以减少切口数量,但能达到同样去除曲张静脉的效果,机理类似于大隐静脉激光治疗。(4)抽剥除大隐静

6、脉主干时压迫肢体止血,并从足部开始用弹力橡胶绑带向大腿方向驱血,驱血满意后在大腿中下段扎紧止血带,可以减少点状剥脱时出血及静脉剥出道血肿的发生。(5)术后患肢垫棉垫用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度,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这样有效防止肢体渗血,少量渗血能够被棉垫吸收,减少患者及家属对少量渗血的过分担心,绷带包扎松紧度以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及足部无明显肿胀为宜。(6)术后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既往本科有一例大隐静脉术后第7天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死亡病例。故术后抗凝治疗有必要。(7)术后第5天拆除棉垫及绷带穿弹力袜,有利于患者活动,比裹弹力绷带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7、3.2并发症3.2.1皮下淤血及血肿本组有2例病人术后出现抽剥创面处淤血及血肿。术后血肿形成的原因,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加压包扎松紧度及时间以及病人曲张血管扩张的程度及面积等因素密切相关,淤血严重会导致病人肢体疼痛,为了有效防止肢体淤血及血肿,在手术过程当中,我们抽剥大隐静脉主干时需压迫抽剥的肢体创面,从远端肢体驱血至大腿中下段需彻底并上止血带不能过松,在手术最后缝合腹股沟切口时需再次挤压出肢体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