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

ID:58698896

大小:12.38 MB

页数:90页

时间:2020-10-04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A 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浇注系统及溢流排气系统设计(P81)§1.浇注系统设计压铸过程中,浇注系统除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之外,还对压力、速度、温度、排气等起调节作用,所以浇注系统对压铸件质量起重要作用。生产中很多废品是由于浇注系统设计不当造成的。因此,正确设计浇注系统是提高铸件质量、稳定压铸生产的关键之一。只有在浇注系统确定后才能确定压铸模总体结构。一、浇注系统的结构浇注系统主要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以及余料等组成。不同类型的压铸机,其使用的浇注系统有所不同,各种压铸机所采用的浇注系统见下图。立式冷压室压铸机浇注系统如图所示。在开模之前,余料必须由反料冲

2、头先从压室中将其切断并顶出。卧式冷压室压铸机浇注系统如图所示。余料与直浇道合为一体。开模时,整个浇注系统和压铸件随动模一起脱离定模。热压室压铸机浇注系统如图所示。由于压室与坩埚直接连通,所以没有余料。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浇注系统如图所示。余料与直浇道合为一体。二、浇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中,内浇口的设计最为重要。因为它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也最大,影响它的因素最多,所以设计方案也多。(一)内浇道设计内浇口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内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内浇口分类按内浇口在铸件上的位置分,有顶浇口(铸件顶部无孔)、中心浇口(铸件顶部有

3、孔)和侧浇口;按内浇口横截面形状分,有扁梯形、长梯形、环形、半环形、缝隙形(缝隙浇口)、圆点形(点浇口)和压边形;按引入金属液的方向分,有切线、割线、径向和轴向。常用的内浇口形式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侧浇口、中心浇口、顶浇口、环形浇口、缝隙浇口、点浇口和多支浇口。各种类型的浇注系统适应不同结构的铸件。1)侧浇道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按铸件结构特点,可布置在压铸件外侧或内侧。适用于板类、盘类或型腔不太深的壳体类。不仅适用于单型腔模,也适用于多型腔模。此种浇口去除方便,适应性强,所以应用最为普遍。2)中心浇道顶部带有通孔的筒类或壳体类压铸件,内

4、浇道开设在孔口处,同时在中心设置分流锥。图6-3由于金属液从型腔端面的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因此有利于克服深腔处气体不易排出的缺点,排气通畅。同时,从浇口到型腔各部位的流程最短,流动距离基本接近,金属液分配均匀,也有利于模具的热平衡。这种浇口形式使压铸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金属液消耗量小,压铸机受力均匀。其缺点是切除浇口比较困难,在大批量生产中,一般需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浇口切除。中心浇口一般适用于单型腔模,多用于立式冷压式压铸机或热压室压铸机。如果要用于卧式冷压室压铸机,设计时应注意直浇道小端进料口应设置在压

5、室的上方,防止压室中浇入金属液后,压射冲头尚未工作金属液就流入型腔,造成压铸件冷隔或充填不足。同时,定模部分要定距分型,以便取出余料。3)直接浇道(或称顶浇口)顶部带有没有通孔的筒类或壳体类压铸件。一般情况下,压铸件顶部没有通孔,不可设置分流锥,直浇道与压铸件的连接处即为内浇道。顶浇口是中心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优点:由于内浇口截面积较大,有利于传递压力。缺点:压铸件与直浇道连接处形成热节,易产生缩孔,所以设计直浇道时宜采用比较小的锥角;此外,当压铸件顶部壁较薄时,脱模时容易造成顶面变形。为防止变形,可增加顶面壁厚或在顶面浇口处内侧设置环

6、状凸肋;浇口需要切除。4)环形浇道适用于圆筒类或中间带孔的压铸件。优点:金属液充满环形浇道后,再沿环形型腔壁充填型腔,可避免正面冲击型芯,排气条件良好,压铸件的内部质量及表面质量都较高。采用环形浇口时,往往在浇口的另一端开设环形的溢流槽,在环形浇口和环形溢流槽处可设置推杆,使压铸件上不留推杆的痕迹。缺点:浇注系统消耗的金属液较大、浇道需要切除。5)缝隙浇道这种浇口金属液流入型腔的形式与侧浇口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内浇口的深度方向尺寸大大超过宽度方向尺寸,内浇口沿型腔深度引入金属液,形成长条缝隙顺序充填。这种形式的浇口排气条件较好,且有利

7、于压力的传递。适用于型腔比较深的模具。为便于加工,常在型腔部分垂直分型。如有可能,在内浇口对面开设缝隙式溢流槽,则充填效果更佳,但这类浇口去除也困难。6)点浇道作为中心浇口和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适用于外形基本对称、壁厚较薄、高度不大、顶部无孔的压铸件。内浇道直径一般为3~4mm,便于顺序分型时将其拉断。缺点:容易产生飞浅和粘模,为取出浇注系统凝料需在定模部分设计顺序分型机构,使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生产中这类浇口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7)多支浇口二、浇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一)内浇道设计1、内浇口的设计要点(1)按内浇口导入的金

8、属液流方向考虑.应首先填充深腔难以排气的部位而不应立即封闭分型面,造成排气不良。如图1。除低熔点合金外,进入型腔的金属液不应正面冲击型芯,以减小动能损失,以防止型芯被金属液冲击而产生粘模现象,如图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