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

ID:58717476

大小:117.7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0-01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_第1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_第2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_第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_第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3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课题古诗三首课型精读课文3课时时间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侯、章、泣”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3.想象《寒食》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目标4.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5.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教学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第一课时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

2、字形。教学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目标3.想象《寒食》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课件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知诗人,解诗题。【出示课件1】1.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导入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分钟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

3、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板书:寒食[唐]韩翃)【出示课件2】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3】韩翃,

4、唐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即写他和柳氏的恋爱故事。有《韩君平诗集》。二、明诗意,感情读。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出示课件4】2.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新课教学()分钟示课件5】(1)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板书:春城飞花东风御柳)(2)“无处不飞花”能不能改成“处处飞花”?“飞”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提示: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

5、“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

6、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3)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小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气,城是人间都邑,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诗歌、欣赏优美的诗歌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打下基础。存在,只能由花之飞,

7、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3.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一幅风俗画?提示: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不多,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特别引人注意。(板书:日暮蜡烛轻烟五候)三、悟诗情,品意境。【出示课件6】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

8、三、四句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