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创新案例.doc

慕课创新案例.doc

ID:58729415

大小:11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01

慕课创新案例.doc_第1页
慕课创新案例.doc_第2页
慕课创新案例.doc_第3页
慕课创新案例.doc_第4页
慕课创新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慕课创新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慕课创新案例复习第13章轴对称作者:王志强电话:单位:东莞市沙田广荣中学慕课创新案例复习第13章轴对称【问题的发现】 工作十几年来,初中数学的章节复习课该如何上呢?一直困扰自己,以及不少同行。讲知识结构学生听得枯燥无味,讲复习题一片学生拉不动,怎么上都很难达到实效。自从近三年我校推行学习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们教师逐渐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也已经适应课堂上讲题,享受讲解过程中带来的成功感。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他们在课堂评价制度的激励下,学习目标性增强了,愿意积极主动思考做题、参与小

2、组讨论、然后争先恐后走到讲台上讲课,为小组加分,慢慢地我也发觉,学生讲练习课,分析题目的能力并不比老师差,学生更喜欢听同学们的讲评,我在课堂上只是充当“专家评委”的角色,自然轻松了很多。本节课是复习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一章,试想通过慕课,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探讨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假设】如果我们教师只是给学生来讲课,那种新颖度肯定不高,章节复习课老师讲很难,学生来讲肯定也难,学生同样不愿意听。如果只是设计出题目让学生小组讨论,寄托学生小组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估计不但中下生没学会,优生也跟着一起玩。所以

3、想上好一节复习题,单纯的一种方法、一种套路都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于是我设想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展示-总结”,也就是让学生课前先整体复习本章内容,再通过做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检查巩固,课中小组讨论总结,学生在任务单的指引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效果是否会更佳,因此,我愿意尝试用慕课教学达到我想要的教学目的。【解决方案】第一,教学设计要简洁明朗,按本章考点进行归纳分类,明确学生要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第二,抓好课前预习工作,给到学生课前预习时间,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第三,平板只是授课的辅助工具,主要操作好小

4、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各考点的应用并能正确书写。第四,掌控好各环节的切换时间,让堂课顺畅、丰富、快乐!【实施】课堂是用来解惑的,所以一定要学生预习,把基本的知识先做,主要是发现那里不会,通过课堂交流讨论得到问题的更优解法。一、了解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说出它有几条对称轴对于第一部分,无须讲解,挑二个图提问口答即可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如图,在△ABC中,AB=AC=14cm,D是AB的中点,DE⊥AB于D交AC于E,BC=10cm,求△EBC

5、的周长?展示学生书写步骤,主要目的是规范学生书写格式,给中下生一个模仿的机会,通过平板推送以下二小题应用。1、如图,△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 度2、如图,电信部门要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OC、OD的距离也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三、画轴对称图形1、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分别作出与△ABC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图形.2、点(0,-10)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

6、标是   .第1题不要求学生画,提问口述画法即可,目的是为了第2题,让学生想起轴对称图形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利用平板自评互评答案即可达到教学效果。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已知: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O是底边BC上的中点,OD⊥AB于D,OE⊥AC于E.求证:AD=AE.此题是本节课重点之一,充分给到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的时间,通过学生的不同解法,回忆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推送练习题给到学生巩固。1、如图,AB∥CD,AE=AF,CE交AB于点F,∠C=110°,则∠A=________2、

7、如图,在△ABC中,AB=AC,BC=6,AD⊥BC于D,则BD=_________ . 3、如图,在△ABC和△DCB中,AC与BD相交于点O.AB=DC,AC=BD.(1)求证:△ABC≌△DCB;(2)△OBC的形状是什么三角形,你能证明吗?对于第三题,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即可,不可用时太多,对于中下生,可以让其课后参考同学答案。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已知等腰△ABC中,AB=AC,∠B=60°,则∠A=度.2、△ABC中,∠A=∠B=60°,且AB=10cm,则BC=  cm. 3、在△A

8、BC中,∠A=∠B=∠C,则△ABC是  三角形.平板推送,公布答案,互批互改,大胆放手给学生自己去讨论理解。小组讨论:4、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ABE≌△CAD;(2)求∠BFD的度数.六、直角三角形性质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1、在Rt△ABC中,∠C=90°∠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