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

ID:58729518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0-01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_第1页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_第2页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_第3页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_第4页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桓仁县教师进修学校2006年8月12--“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一、“教学案”的设计(一)、“教学案”的设计理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教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二)、“教学案”的设计特点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或设置台阶,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

2、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操作易,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找出问题,积累经验;在讨论质疑的学习中解决问题,形成能力;在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成长,拓展创新。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从“教会”转到“学会”进而“会学”。“教学案”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师提出了三种能力:一是教学设计中的“厨师”12--能力。教师必

3、须用好教材,精选开发素材,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工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工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工夫。二是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三是教学中的“导演”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设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

4、的状态。(三)、“教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教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1、明确学习目标。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5、注意“教学和一”和学生有效学习。要达到上述常规要求,“教学案”12--的设计必须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情绪,诊断学生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

5、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的问题。(四)、“教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教学案”的设计要经历由粗到精,由师到生,由表及里的过程,提前进行个人设计,集体研讨优化设计,以学生为主考虑设计,分层把关确保质量的操作流程,并通过轮流设计、交流研讨、课后反思、不断改进等措施,达到学生学有所得,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确保教学设计的落实和学习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教和学的有效

6、性。“教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教学案”课时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过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的基本设计内容。12--[课前预习导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预习本节要学习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7、“教学案”的课前预习从具体的内容入手,使之问题化,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体现引导学习目的的,如:1、通过预习初步归纳出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点:—————————————————————————。2、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知内容、方法及其相关信息。3、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讨论解决。4、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做实验的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