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

ID:58838733

大小:1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24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_第1页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_第2页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_第3页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_第4页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授课教案一授课计划批准人:批准日期:课序:5授课日期:授课班次:课题:第二章第2.3节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目的要求:1.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法。2.牢固掌握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重点:放大电路的的微变等效电路法。难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教学方法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讲解教具:电子课件、计算机、投影屏幕复习提问:1.如何确定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2.电路参数如何影响直流工作点?课堂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应用微变等效电路法?2.三极管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特点?布置作业:课时分配:课堂教学环节复习提问新课讲解

2、课堂讨论每课小结布置作业时间分配(分钟)8751052二授课内容2.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引言当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极间电压均发生变化,不仅有直流电源产生的直流分量,还有交流输入信号产生的交流分量。2.3.1图解分析动态电路一、交流负载线对交流信号而言,在通带内,耦合电容C1和C2可视为短路,电源VCC也视为短路。交流负载电阻为:    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    交流负载线必定要经过直流工作点Q。首先任意作一条斜率为的辅助线,如图2-7中的虚线所示。然后过Q点作一条平行于辅助线的直线,该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或者取,过点和Q点作一条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二、电流和电压波形

3、  波形如图2-9所示。2.3.2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一、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1.三极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引起的失真,如图2-10所示。2.直流工作点不适当引起的失真,如图2-11所示。3.交流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会引起双向失真。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振幅为:二、克服非线性失真的措施1.从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看,工作点Q应避开其弯曲部分,而确定在特性曲线线性度较好的地方。2.从输出特性曲线看,直流工作点Q应确定在直流负载线或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不可偏高和偏低。3.输入信号的幅值必须适当。2.3.2微变等效电路法一、条件当放大电路输入微变信号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极间电压只在直流工作点附近很小的范围内

4、变化。只要直流工作点Q选得适当,在微小信号作用下,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可视为一小段直线,这样就可以把非线性的三极管用一个线性电流控制电流源的模型来代替。进而建立整个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然后按线性电路进行分析。二、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15所示。从基极和发射极看,可视为一个电阻;从集电极和发射极看,可视为一个电流控制电流源。  (低频小功率管)左右(高频小功率管)2.3.4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分析一、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电路如图2-18(a)所示。1.静态分析1.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18(b)所示。(1)电压放大倍数        (2

5、)输入电阻     (3)输出电阻利用外加电源法求解使(4)源电压放大倍数结论:(1)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位/(2)电压放大倍数大。(3)输入电阻较小。(4)输出电阻较大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电路如图2-19(a)所示。1.静态分析2.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19(b)所示。(1)电压放大倍数   当(2)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利用外加电源法求解,如图2-20所示。结论:(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2)电压放大倍数小于一而近似等于一。(3)输入电阻很大。(4)输出电阻很小。一、共基极放大电路电路如图2-21(a)所示1.静态分析2.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21(b)所示。(

6、1)电压放大倍数     (2)输出电阻(3)输入电阻结论:(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2)电压放大倍数大。(3)输入电阻很小(4)输出电阻大小结1.在小信号作用下,可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放大电路,其中三极管用线性电流控制电流源代替。2.三极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直流工作点不适当、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都可能引起非线性失真。3.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途。4.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有: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输出功率、转换效率等。作业教材P58习题二:67891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