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

ID:59309683

大小:53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05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_第1页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_第2页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_第3页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_第4页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动力学》第二章 静电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静电场1.一个半径为R的电介质球,极化强度为,电容率为。(1)计算束缚电荷的体密度和面密度:(2)计算自由电荷体密度;(3)计算球外和球内的电势;(4)求该带电介质球产生的静电场总能量。解:(1)(2)(3)(4)2.在均匀外电场中置入半径为的导体球,试用分离变量法求下列两种情况的电势:(1)导体球上接有电池,使球与地保持电势差;(2)导体球上带总电荷解:(1)该问题具有轴对称性,对称轴为通过球心沿外电场方向的轴线,取该轴线为极轴,球心为原点建立球坐标系。当时,电势满足拉普拉斯方程,通解为因为无穷远处,所以,,当时,所以即:所以(2)设球体待定电势为,同理可得当时

2、,由题意,金属球带电量所以3.均匀介质球的中心置一点电荷,球的电容率为,球外为真空,试用分离变量法求空间电势,把结果与使用高斯定理所得结果比较。提示:空间各点的电势是点电荷的电势与球面上的极化电荷所产生的电势的迭加,后者满足拉普拉斯方程。解:(一)分离变量法空间各点的电势是点电荷的电势与球面上的极化电荷所产生的电势的迭加。设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势为,它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在球坐标系中解的形式为:当时,,。当时,为有限,。所以,由于球对称性,电势只与R有关,所以,所以空间各点电势可写成当时,由得:由得:,则所以(二)应用高斯定理在球外,R>R0,由高斯定理得:,(整个导体球的束

3、缚电荷),所以,积分后得:在球内,R)置一点电荷,试用分离变量法求空间各点电势,证明所得结果与电象法结果相同。解:以球心为原点,以球心到点电荷的连线为极轴建立球坐标系。将空间各点电势看作由两部分迭加而成。一是介质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势,二是球面上的感应电荷及极化面电荷产生的。后者在球内和球外分别满足拉普拉斯方程。考虑到对称性,与无关。由于时,为有限值,所以球内的解的形式可以写成(1)由于时,应趋于零,所以球外的解的形式可以写成(2)由于(3)当时,(

4、4)当时,(5)因为导体球接地,所以(6)(7)将(6)代入(4)得:(8)将(7)代入(5)并利用(8)式得:(9)将(8)(9)分别代入(4)(5)得:(10),(11)用镜像法求解:设在球内r0处的像电荷为Q’。由对称性,Q’在球心与Qf的连线上,根据边界条件:球面上电势为0,可得:(解略),所以空间的电势为9.接地的空心导体球的内外半径为和,在球内离球心为a处(a<)置一点电荷。用镜像法求电势。导体球上的感应电荷有多少?分布在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解:假设可以用球外一个假想电荷代替球内表面上感应电荷对空间电场的作用,空心导体球接地,球外表面电量为零,由对称性,应在球

5、心与的连线上。考虑球内表面上任一点P,边界条件要求:(1)式R为Q到P的距离,R’为到P的距离,因此,对球面上任一点,应有常数(2)只要选择的位置,使,则常数(3)设距球心为b,则,即(4)由(2)(3)两式得:导体内电场为零,由高斯定理可知球面上的感应电荷为,分布于内表面。由于外表面没有电荷,且电势为零,所以从球表面到无穷远没有电场,。12.有一点电荷Q位于两个互相垂直的接地导体平面所围成的直角空间内,它到两个平面的距离为a和b,求空间电势。解:用电像法,可以构造如图所示的三个象电荷来代替两导体板的作用。第六章狭义相对论2.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尺,在各自静止的参考系中的

6、长度均为,它们以相同速率v相对于某一参考系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且平行于尺子。求站在一根尺上测量另一根尺的长度。解:根据相对论速度交换公式可得系相对于的速度大小是(1)∴在系中测量系中静长为0l的尺子的长度为(2)将(1)代入(2)即得:(3)此即是在系中观测到的相对于静止的尺子的长度。6.在坐标系中,有两个物体都以速度u沿x轴运动,在系看来,它们一直保持距离l不变,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沿x轴运动,他看到这两个物体的距离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取固着于观察者上的参考系为系,又取固着于AB两物体的参考系为系.在中,AB以速度u沿x轴运动,相距为l;在系中,AB静止相距为l0

7、,有:又系相对于以速度v沿x轴运动,系相对于系以速度u沿x轴运动,由速度合成公式系相对于系以速度沿轴运动,所以,在系中看到两物体相距2、电荷为e质量为m的粒子在均匀电场E内运动,初速度为零,试确定粒子的运动轨迹与时间的关系,并给出非相对论的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