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

ID:59528096

大小:182.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1-08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备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3剖析(二)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

2、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见了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

3、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题解:唐太宗即位初期,借鉴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治国尽心尽力。但随着国家发展,功业兴盛,唐太宗的生活渐渐奢侈,也不愿多听逆耳之言了。魏征为此,多次奏议,规劝唐太宗。《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

4、一篇。文章中,魏征直言不讳向唐太宗提出,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主张和建议。疏:也叫奏疏,臣下向皇上陈述自己政见的一种文体。我听说,要让树木生长,就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稳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恩德道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主持国家的重大责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水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第一段 全译:思考题:1本段开头用

5、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答: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解析第一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简析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6、。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始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因为他们处在忧患深重的时候,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得志以后,便放纵自己的情感,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势怒气威吓人们,最终只是使人们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内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的力量。民众像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第二段 全译:思

7、考题: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解析第二段简析: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