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

ID:59563201

大小:212.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11-11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_第1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_第2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_第3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_第4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演示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第一节格栅、沉砂池和集水井1.1集水井容积按不小于最大泵5min的流量设计。第二节平流式沉淀酸化调节池2.1池子的长宽比不小于4,以4~5为宜。当长宽比过小时,池内水流的均匀性差,容积效率低,影响沉降效果。大型沉淀池可考虑设导流墙。2.2采用机械排泥时,宽度根据排泥设备确定。2.3池子的长深比一般采用8~12。2.4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一般采用0.01~0.02。2.5刮泥机的进行速度不大于1.2米/分钟,一般采用0.6~0.9米/分钟。2.6入口的整流措施,可以采用溢流式入流装置,并设置多孔整流墙

2、(穿孔墙);底孔式入流装置,底部设有挡流板;淹没孔与挡流板的组合;淹没孔与有孔整流墙的组合。有孔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池断面积的6~20%。2.7出口的整流措施可采用溢流式集水槽。其中锯齿形三角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同沉降,在堰口处需设置使堰板能上下移动的调整装置。2.8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米。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视沉淀池深度而定,不小于0.25米,一般为0.5~1.0米;出口处一般为0.3~0.4米。挡板位置:距进水口为0.5~1.0米;距出水口为0.25~0.5米。2.9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收集

3、与排除浮渣的设施。当采用机械排泥时,可一并结合考虑。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2.10当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污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水一般不宜多于两排。2.11设计流量: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一般规定)2.12当无实测资料时,城市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可参照下2-1表选用。(一般规定)2.13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一般规定)2.14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采用机械排泥时,可按4小时污泥量计算。(一般规定)2

4、.15沉淀池的污泥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除,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米。(一般规定)2.16初次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升/秒·米。为减轻堰的负荷,或为改善水质,可采用多槽沿程出水布置。2.17当采用重力排泥时,污泥斗的排泥管一般采用铸铁管,其下端伸入斗内,顶端敞口,伸出水面,以便于疏通。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在水面以下1.5~2.0米处,由排泥管接出水平排出管,污泥藉静水压力由此排出池外。(一般规定)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类别沉淀池位置沉淀时间(小时)表面负荷(米3/米2·时)污泥量(克/人·天)污泥含水率(%)初次沉淀池单独沉淀法1.5~2.01

5、.5~2.515~2795~97二级处理前1.0~2.01.5~3.014~2595~97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1.5~2.51.0~1.510~2199.2~99.6生物膜法后1.5~2.51.0~2.07~1996~98注:工业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应按实际水质实验确定,或参照类似工业污水的运转或试验资料采用。3.1每个沼气搅拌口服务面积为5~8㎡。(考虑安全性,一般以下限值为准)3.2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简称CSTR)停留时间一般要10~15d或更长的时间。3.3CSTR池中温发酵时负荷为3~4kgCOD/(m3·d),高温发酵为5~6kgCOD/(m3·d)。3.4厌氧生物滤器(简称A

6、F)最佳荷质比F/M为0.3~0.5kgCOD/(kgMLVSS·d),MLVSS值为3~6g/L。厌氧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3.5AF池有机容积负荷率最佳取值范围一般2~6kgCOD/(m3·d)。3.6AF池回流比R值为2~4,混合液SVI值为70~150mg/g,消化温度不低于20℃为好。厌氧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4.1湿法投配混凝剂药液调配:水力、机械和压缩空气。工程主要采用压缩空气,鼓风强度8~10L/(s·m2);管内气速10~15m/L;孔眼流速20~30m/s。4.2混凝剂混合设备:浆板式机械混合槽、分流隔板混合槽和水泵混合。机械搅拌混合,混合搅拌时间(t)一般为10~30

7、s,工业应用常取2min。工程主要采用压缩空气。4.3混凝剂反应设备:平流式与竖流式隔板反应池、回转式隔板反应池、涡流反应池和机械反应池。隔板反应池设计要点:池数不少于2个,反应时间20~30min,池内曝气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流速按变速计算,进口流速0.5~0.6m/s,出口流速0.2~0.3m/s,隔板转弯处过水断面积,应为平直段的1.2~1.5倍。参考《水处理工程师手册》p117-1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