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讲课教案.ppt

胆胀讲课教案.ppt

ID:59721790

大小:315.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1-20

胆胀讲课教案.ppt_第1页
胆胀讲课教案.ppt_第2页
胆胀讲课教案.ppt_第3页
胆胀讲课教案.ppt_第4页
胆胀讲课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胆胀讲课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胆胀一.病名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胆胀多发生在40~65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肥胖者多见。当今胆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有关。历史沿革胆胀病始源于《内经》。《灵枢·胀论》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干苦,善太息。”不仅提出了病名,而且对症状描述亦很准确。张仲景《伤寒论》对其论述更加精确、详细,所立的方剂如:大柴胡汤,大陷胸汤,茵陈蒿汤等皆为临床治疗胆胀的有效方剂。秦景明《柳州医论》所立一贯煎皆为历代治疗胆胀习用有效的方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首载胆胀

2、医案,为后世临床辩证治疗积累了经验。近年来,在古方基础上,创建了一些新的方剂。本病相当于西医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临床具有以右胁胀痛,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二.病象以右上腹胀满疼痛,反复发作为主症,可伴有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又有胀痛、刺痛、灼热剧烈,隐隐作痛,时作时止之别。三.病位以胆腑为本,以肝、脾、胃为标。四.病类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五.病性本病为有实、有虚,常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疾病。六.病程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其病势可缓可急,一般以慢性患者急性发作为多见。七.病因病

3、机病机关键:胆腑气机通降失常。(饮食)嗜食厚味炙煿→伤及脾胃→土壅木郁(情志)忧思暴怒→肝疏泄失常→累及胆腑(外邪)虚损劳倦易感外邪寒温不适(湿热)湿热久蕴→煎熬胆汁→聚而为石→阻塞胆腑气机胆腑疏泄通降失常胆胀八.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1.病史:以右胁胀痛为主,兼有善太息,口苦恶心,嗳气等症。2.发病特点: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病发多有诱因,如饱餐,恼怒,劳累等。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3.体征:可有发热,右上腹压痛。4.实验室检查:胆囊超声,腹部X线平片,CT等。鉴别1.与胁痛鉴别:无意义。2.与胃痛鉴别:胃痛

4、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疼痛,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胆胀部位在右胁部,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3.与真心痛鉴别:从部位及疼痛性质。真心痛疼痛突发而剧烈,且在左前胸部,伴有“手足青至节”;而胆胀痛在右胁,疼痛较轻且以胀为主。九.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胆胀以右胁疼痛为主证实证:胀痛,刺痛,灼痛,绞痛。虚证:隐痛。2.察病机气滞胆腑:持续性胀痛,连及肩背,遇怒加重。瘀血痹阻:右胁下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结石已成,胆腑不通:右胁部绞痛,阵发加剧,且窜至肩背部。气血不足:邪气潜伏,胁痛隐隐或绵绵不休。阴亏火灼:胁下隐痛,有灼热感

5、,时作时止,厌食油腻。3.审轻重:由于胆胀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故临床常见虚实夹杂。所以临证时要详审,正气盛衰,邪气轻重。治疗原则原则:疏肝利胆,和降通腑虚证:补中宣通实证:泻中通降分证论治实证1.肝胆气郁【主症】右胁胀满疼痛,连及右肩,遇怒加重。【兼症】胸闷,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舌脉】苔白腻,脉弦大。【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通降。【方药】柴胡疏肝散。2.气滞血瘀【主症】右腹部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兼症】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脉】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弦细涩。【治法】利胆通络,活血化瘀。【方药】

6、四逆散合失笑散。3.胆腑郁热【主症】右胁部灼热疼痛。【兼症】口干口苦,面红目赤,心烦失眠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治法】清泻肝胆之火,解郁止痛。【方药】清胆汤。4.肝胆湿热【主症】右胁胀满疼痛。【兼症】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或见黄疸,大便粘滞。【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虚证1.阴虚郁滞【主症】右胁隐隐作痛,或略有灼热感。【兼症】口燥咽干,急躁易怒,胸中烦热,头晕目眩,午后低热。【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

7、】滋阴清热,疏肝利胆。【方药】一贯煎。2.阳虚郁滞【主症】右胁隐隐胀痛,时作时止。【兼症】脘腹胀满,呕吐清涎,畏寒肢凉,神疲气短,倦怠乏力。【舌脉】舌淡苔白腻,脉弦弱。【治法】温阳益气,调肝利胆。【方药】理中汤加味其他疗法1.胆结石属肝胆气滞者:可用消石散。组成:郁金粉0.6g,白矾末0.45g,硝石粉1g,滑石粉1.8g,甘草稍0.3g以上为1日量,分2次吞服。胆结石属肝胆湿热者,可用利胆丸。组成:茵陈12g,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6g共研细面加猪胆汁、羊胆汁各50g先将猪胆汁熬浓至50g,拌入药面中,

8、加适量蜂蜜,作丸药,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2.对胆胀寒热错杂者,可用乌梅丸治之,疗效较佳3.外治法4.静点中药、肌内注射、穴位注射、针灸推拿。十.转归与预后转归:实→虚证→虚实夹杂日久不愈→出血、积聚、厥脱预后:病情轻者(结石小)预后良好病情重者(结石大)预后差虚实多迁延难愈,预后较差若失治误治,出现变证则预后不良十一.调护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膏粱厚味。勿酗酒保持心情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