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

ID:61505879

大小:1.0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2-08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_第1页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_第2页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_第3页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_第4页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解析(必修+选修Ⅱ)【名师简评】该套试卷整体上来说与往年相比,比较平稳,试题中没有偏题和怪题,在考查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考查了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没有很多汉字的试题,都是比较简约型的。但是不乏也有几道创新试题,像选择题的第12题,填空题的16题,解答题第22题,另外别的试题保持了往年的风格,入题简单,比较好下手,但是出来不是那么很容易。整体上试题由梯度,由易到难,而且大部分试题适合同学们来解答体现了双基,考查了同学们的四大思想的运用,是一份比较好的

2、试卷。1选择题1.复数A.B.C.D.答案C【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通过利用除法运算来求解。【解析】因为2.已知集合,则A.0或B.0或3C.1或D.1或3答案B【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并集运算,集合的关系的运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综合运用,同时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解析】,,故或,解得或或,又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所以或。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则该椭圆的方程为A.B.C.D.答案C【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方程以及性质的运用。通过准线方程确定

3、焦点位置,然后借助于焦距和准线求解参数,从而得到椭圆的方程。【解析】因为,由一条准线方程为可得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县,所以。故选答案C4.已知正四棱柱中,为的中点,则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为A.2B.C.D.1答案D【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正四棱柱的性质的运用,以及点到面的距离的求解。体现了转换与化归的思想的运用,以及线面平行的距离,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即可。【解析】因为底面的边长为2,高为,且连接,得到交点为,连接,,则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到平面的距离,过点作,则即为所求,在三角形中,利用等面积法,可得,故选答案D。5.已知

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A.B.C.D.答案A【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的公式的运用,以及裂项求和的综合运用,通过已知中两项,得到公差与首项,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进一步裂项求和。【解析】由可得6.中,边上的高为,若,则A.B.C.D.答案D【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加减法几何意义的运用,结合运用特殊直角三角形求解点D的位置的运用。【解析】由可得,故,用等面积法求得,所以,故,故选答案D7.已知为第二象限角,,则A.B.C.D.答案A【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

5、数中两角和差的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的运用。首先利用平方法得到二倍角的正弦值,然后然后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将所求的转化为单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的问题。【解析】,两边平方可得是第二象限角,因此,所以8.已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上,,则A.B.C.D.答案C【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的运用和性质的运用,以及余弦定理的运用。首先运用定义得到两个焦半径的值,然后结合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求解即可。【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设,则,故,,利用余弦定理可得。9.已知,则A.B.C.D.答案D【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对

6、数、指数的比较大小的运用,采用中间值大小比较方法。【解析】,,,故选答案D。10.已知函数的图像与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A.或2B.或3C.或1D.或1答案A【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导数在研究三次函数中的极值的运用。要是函数图像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需要满足极佳中一个为零即可。【解析】因为三次函数的图像与轴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该函数的图像,可得极大值或者极小值为零即可满足要求。而,当时取得极值由或可得或,即。11.将字母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A.12种B.1

7、8种C.24种D.36种答案A【命题意图】本试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的用用。【解析】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先填写最左上角的数,有3种,再填写右上角的数为2种,在填写第二行第一列的数有2种,一共有12.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在边上,点在边上,,动点从出发沿直线向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第一次碰到时,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16B.14C.12D.10答案B【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原理与三角形相似知识的运用。通过相似三角形,来确定反射后的点的落的位置,结合图像分析反射的次数即可。【解析】

8、解:结合已知中的点E,F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EA点时,需要碰撞14次即可。2填空题13.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答案:【命题意图】本试题考查了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求解的运用。常规题型,只要正确作图,表示出区域,然后借助于直线平移法得到最值。【解析】利用不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