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作业第二中心小学王思思.doc

第十期作业第二中心小学王思思.doc

ID:61998804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第十期作业第二中心小学王思思.doc_第1页
第十期作业第二中心小学王思思.doc_第2页
第十期作业第二中心小学王思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十期作业第二中心小学王思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理解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一、情感言语与理性言语文体不同,言语特点也不相同。应用文体的语言不用夸张等修辞手法,平实的语言即可;文学作品则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摇曳多姿。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是形象、含蓄、生动、感人,非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则是清通、平实、简明、连贯。人教版五年级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其中对父亲寻找儿子挖了36个小时,只用了一句话的概括:“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细读此言,一定会问:这位父亲是否精神失常?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为何警察不会劝阻?另外14位孩子的父亲过早地放弃了拯救自己儿子的努力,

2、是不是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作为文学作品,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是被文学处理中的“详略得当”中的“略”略去了,被语言文字天然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倾向蒙蔽了。所以,作为文学作品,把情感语言放在主要地位,力求情感渲染。 二、审美价值超越实用价值从创作理论来看,作家创作就是从科学的真的价值向艺术的美的价值的转化。为什么李白在白帝城向江陵出发时感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而不是感受三峡焦石的险峻呢?这就存在作者内心的情感审美。因此,任何事物都

3、有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文学作品也应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思考,不管丑与恶还是真与善。1、情感语义与实用语义先看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举过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看一座森林,他就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和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份其效果如何。从这段别有情趣的话来看,商人关心的是金钱,是实用价值;而植物学家关心的是科学,

4、把森林当作研究对象,能否给科学带来什么利益,也带有实用价值;惟有艺术家是从审美的观点来看,是无功利的。上面这个例子说明的是审美的取向。我们教材中的作品解读从哪里开始,从语言开始,甚至从词语出发,有些词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一方面是科学的,我们说是工具的语言,讲究的是准确规范,一方面是文学语言,语义往往超越词典的规范,带着强烈的个人的感情色彩。如读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窃读记》,初读“窃”字,从词典里面规范的意思是“偷、盗”,由此,“窃读”怎么能说是有道德行为呢?然而课文中从“窃”的周围环境的描写、“窃”读的体验写得形象动人,请看:急忙打开书,

5、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我的腿多酸啦……按常理来说,“窃”不能是快乐的,窃时应是心惊胆战的,其心理受环境的制约。然而作家林海音把窃读的内心刻划为快乐,“更像一匹饿狼”,“急忙”中的“贪婪”,“急忙”中的“快乐”,这就是其审美价值,其语义,超越了词典里的语义。审美价值本是有丑恶之分,这里的窃读不能说成是丑恶的,而是美善的,表现在课文中“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

6、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所以,我们通常说文学作品以情动人,我认为还不够准确,应是以特殊的情感来感动人。如果没有特殊的情感就会大众化,普通化,雷同化,容易和别的作品重复,导致读者感受的钝化,失去艺术之魅力。《窃读记》感动读者就在于“窃”,失去“窃”,如同在一般的阅览室或在公众的图书馆看书,就没有“窃”的滋味。“窃”的情感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偷”“盗”,而是“我”迫切知识的需要。整篇文章所选择

7、的、突出的,所强化的,都是围绕“窃”的环境,“窃”的滋味,特殊的就是情感,它大于实用价值。2、审美情节与实用情节如果以“实用”的眼光读文学作品,会产生诸多不可思议的疑问,感受不到其艺术魅力。读文学作品,要带着情感,才会给你一种美的享受。浙教版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其主要情节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洁以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为本写的故事,写了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女孩子以野菜充饥,忍受着饥饿,忍受着耻辱的悲苦生活,同时,也以挖野菜为乐,抒发了对荠菜的特殊感情,反映了对美好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财主的凶恶。文章先苦后甜,前悲后喜,相互映衬,

8、极力地抒发了那个穷苦女孩在特殊生活条件下的对荠菜的“特殊”感情。课文中主要有两个情节,一是在冬日里盗玉米棒,女孩被财主穷追的情形,另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