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

ID:62090711

大小:3.27 MB

页数:97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指南制订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的当代指南,必须结合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调脂策略以循证医学(包括东方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订防治方案的依据吸收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具体上有别于国际指南一、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4)8项检测项目中,前4项即TC、TG、

2、HDL-C和LDL-C是基本的临床实用检测项目。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者,都应进行此4项血脂检测。TC/HDL-C比值可能比单项血脂检测更具临床意义,但临床研究不多,需更多的研究,尤其是需要直接比较TC/HDL-C比值与LDL-C或HDL-C单项检测的临床预测价值。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当前共识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HDL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部分富含TG脂蛋白(CM和VLDL残粒)可能具有致AS作用。TG升高可能有间接地致AS作用。AS发生必备因素:LDL和单核/巨噬细胞(Natu

3、re2008)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2008三.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降低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Ⅱb、Ⅱ、Ⅳ、Ⅴ增高增高混合型高脂血症Ⅳ、Ⅰ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Ⅱa增高高胆固醇血症相当于WHO表型HDL-CTGTC分型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已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已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单一或

4、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由基因缺陷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积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家族性高脂血症中至重度升高正常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正常或升高正常或升高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正常或轻度升高轻至中度升高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至重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中度升高中度升高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同上同上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陷症正常或轻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TGTC疾病名称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四、血脂异常的检出 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T

5、C、LDL-C、HDL-C和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半年至少测定一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皮肤黄色瘤者家族性高脂血症者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也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40<1.04降低≥200≥2.26≥60≥1.55≥160≥4.14≥240≥6.19升高150-1991.7-2.2

6、6130-1593.37-4.14200-2395.18-6.19边缘升高<150<1.76<130<3.37<200<5.18合适范围TGmg/dLTGmmol/LHDL-Cmg/dLHDL-Cmmol/LLDL-Cmg/dLLDL-Cmmol/LTCmg/dLTCmmol/L血脂异常的防治是基于危险分层每一个体的患心血管病危险性明显不同(取决于基因与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危险性不仅取决于某一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而且更取决于同时具有危险因素的数目。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危险程度(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我国人群血清TC增

7、高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综合危险”一是指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所导致同一疾病的危险总和二是指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本指南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我国长期队列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参与危险评估的主要危险因素用于评价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主要危险因素(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BP≥140/90)mmHg或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吸烟低HDL-C<1.04mmol/L(40mg/dl)肥胖(BMI≥28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

8、病时<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时<65岁)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TC200-239mg/dlLDL-C120-159mg/dlTC240mg/dlLDL-C160mg/dl无高血压,其他因素数*<3低危低危高血压,或其他因素数3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