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

ID:62690316

大小:22.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16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游岳阳楼记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文意境。3.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2学情分析我所教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优等生占百分之三十,中等生占百分之五十,后进生占百分之二十。班内人数不多,我们教师在辅导学生,检查作业时,力求照顾周全,逐一过关,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作业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时,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学习各种先进而适用的教学方法,使之付诸于课堂效率上。3重点难点1.激发

2、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4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1.检查背诵《诗两首》。2.《游岳阳楼记》作者简介: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拿,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英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貞•率,抒写性灵。晩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岀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二、感知课文1.请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

3、解课文内容。提示: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联想和感慨。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2word版本可编输欢迎下载支持.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1)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所以奇也”的原因)提示:袁中道的文章用知识为我们客观准确地回答了此问题,他在文中谈到如此盛大的水势,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的规模。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面扩大了,才“澄鲜宇宙

4、,摇荡乾坤八百里。”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蒂”弥补了缺陷。第七,如果没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览无余,比较单调;有了君山,就富于变化了。结论是:岳阳楼的景观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2)找出文中表作者因景变而发生感情变化的句子,对于这情感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明确: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浓然不能自己也。提示:作者居然因为风景变幻而

5、哭将起来,可见不但感情容易激动,而且对感情相当放任。这种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明淸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灵,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3)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哪些历史人物?有何用意?明确: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宋朝滕子京、范仲淹,联系了修建岳阳楼的滕子京因在在官场上受到打击而宾客间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其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示:用这样的联系来对照自己当时的人生经历,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慨。袁中道认为滕子京不应该哭,因为他已经在中央朝廷为著名的谏议,在地方

6、也是著勺的将帅,又有范仲淹这样的知己,到了岳阳这个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该有政迹可报,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这个样子,四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还没有为保卫国家作岀什么贡献:遭逢兄长病故,加上飘零异乡,又是面对“寒雁一影”这样的遭遇,“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他这不仅是为自然现象而哭,更是为个人政治遭遇而哭!他这种敢哭敢笑的个性追求,即他文学创作中一直追求的“独抒性灵”。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探究)1.孟浩然、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2word版本可编输欢迎下载支持.文档从网络

7、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提示:杜甫、范仲淹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戍马关山)、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表达岀了宏大思想境界。而孟浩然、袁中道的诗文只限于自己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境界很狭小。2word版本可编输欢迎下载支持.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1.从袁文中看,袁中道实地游历了岳阳楼。而据考证,范仲淹当年并未到岳阳,只是参照家乡太湖和有关诗文资料,调动想像,写成了这篇散文(参见汪曾祺《蒲桥集•湘行二记》,作

8、家岀版社1992年版)。那么一(1)是否由于上述原因,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比范仲淹笔下的更为细致具体?明确:相比之下,袁的文章是更为具体,不过诗意性不强,客观性很强,如文章中明确点出在枯水季节,洞庭湖并不怎么样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这表现出了散文的写实性、知识性趣味:而范的文章想像很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