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

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

ID:62986211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7-24

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_第1页
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_第2页
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_第3页
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反思数学教学需要“度”张学文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中每一个教学环节要求的“度”是不同的.在新知识的呈现初期,应当更多地放在激发热情和启发思维上,而进入到知识的主体探究与总结升华环节之后,便应当将教学限度适当提高,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最大化地激发出来.本文从预习、初学、探究、实践四个环节入手,谈谈不同教学环节的限度确定与把控,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环节;限度;确定;把控   初中时期的数学教学就像是在拉弹簧,将弹簧尽量拉到最长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在这个拉长弹簧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弹簧的承受能力.用力过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若用力过大,则会把弹

2、簧拉坏.将这个道理反映在数学教学当中,就体现了一个“限度”的概念.学生的接受能力就像弹簧,教师们只有将其中的限度确定与把控到刚刚好的位置,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收获最为理想的学习效果.而这个“度”的问题,也就成为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教学课题之一.   预习环节,激趣为主   预习是有效数学学习的必经之路,它能够在学习开始之初为学生从心理状态到知识状态做好铺垫,让主体内容的学习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预习环节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步,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限度,教师需要加以十分准确的把握.如果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过高过严,很容易在起初环节将学生“吓跑”,使其失去学习热情,这

3、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以激趣为目标把握限度设定,是比较合理的.   例如,在对圆的内容开始教学之前,笔者请学生在预习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有一个正三角形的纸片,其边长是2.将这个纸片放在一个水平桌面上竖直翻滚,则连续翻滚两次的过程当中,点B运动的总距离是多长?这种动态的提问形式,本身就会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通过分析大家发现,三角形在进行翻滚的过程当中,就是在划出一个个圆弧.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如何计算圆弧的长度.由此,大家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求知期待瞬间高涨.笔者并没有要求大家将这个问题在预习环节解答出来,只希望大家能从中产生学习的热情.   对于预习环节的教学限度

4、把握,一定要遵循这一环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既然是为了给知识学习予以开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迁移到数学课堂上来,那么,就无需从内容实质上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我们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上.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就是成功的数学预习.   初学环节,主抓细节   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复斟酌,逐步推进.在这个反复斟酌的过程中,每一次面对知识时的感知与任务都是不同的.于初学环节,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将知识基础打牢.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们应当将学生的学习重点引导至知识细节的方向上,并将之确定为数学初学环节的合理限度.   例如,在平面几

5、何的学习中,垂径定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内容,即如果圆的直径平分不是直径的弦,则这条直径垂直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为了促进理解,笔者请学生依次判断以下几句话的正误:(1)平分弦的直线垂直这条弦;(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这条弦;(3)平分弦的半径垂直这条弦;(4)垂直于弦的直线平分这条弦;(5)不与直径垂直的弦,不可能被该直径平分.经过图2逐一的反例列举,大家发现,这几句话均是错误的.这也让学生意识到,看似固化的基础知识中值得细致研究的内容还是十分丰富的.将这些知识细节加以掌握,对于整体内容的理解都是助益颇多的.   很多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容易忽略基础知识部分.

6、在他们看来,这部分内容比较固定,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就可以全面掌握,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通过运用具体问题对基础知识加以呈现,学生看到了知识内容当中的细节之处,并深切感受到了对之进行掌握的重要性.将细节关注作为初学环节的限度,从学习的难度与必要性的角度来讲,都是比较合理的.   探索环节,灵活为先   当学生对知识内容形成了一个基本认知之后,就可以开始对之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了.这可以说是初中数学学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让学生普遍感到挑战性比较大的环节.当然,对于这个学习环节,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引导与帮助.除了要将学生的畏难情绪降到最低,更要让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

7、深入理解.因此,在这个学习环节,我们应当将教学限度设定为较高层次的“灵活”.   例如,在对四边形的内容进行学习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系列训练习题:   (1)如图3,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的长为1,BC和CD的长均为4,点P在直线CD上运动,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PC的长是多少?   (2)如图4,四边形ABCD是矩形,AB的长为4,AD的长为2,点P在直线CD上运动,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PC的长是多少?   (3)如图5,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交于点O,点P在菱形边上运动,当△AOP为直角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