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

ID:37291815

大小:548.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_第1页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_第2页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_第3页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附件的附件处理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张松祥(作者单位:如皋高等师范学校,邮编:226500,邮箱:rszsx@163.com)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

2、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

3、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4、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二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生效标识印公章之后(有附注时在附注之后),且从下一页顶行标识。对这两种位置的设定,不少著作中要么是《格式》中的原文照抄,要么是见仁见智,自由发挥:有的认为二者皆可,有的认为只能取第二种。因此很有必要查根问据,统一规范。《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

5、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格式》中也提出从公文正文中抽出的附件应该是“放在公文生效标识印章之后”。所以从表述的逻辑顺序上讲,可以毫无疑义地判断,附件本身必然放在公文的主体之后,即“附注”-1-之后,至于是否另转下页开始标识,不少人也很模糊,其实如果细读《格式》中“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这个问题就昭然若雪,理应转下页标识,而不是紧随附注之后。所以《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答疑》中提出,“新《办法》十条规定中,把‘附件’一词置于‘附注’之后、

6、‘主题词’之前,这种排列的本身就告诉我们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即公文的附件一般应与公文的主体一体装订,公文的版记要置于附件之后,以保证公文正文与附件的完整一体性,不少机关或单位把公文的版记即文尾置于公文正件之后、附件之前,形成主、附两分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种说法应该是具有权威性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那么,为何长期以来出现了附件本身标注位置的混乱,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办法》和《格式》中的相关表述不太到位,比如在《办法》中对“附件说明”和“附件”是分开解释的,而《格式》中则将二者合在一起统放在“公文正文”之

7、后表述,这就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宜于按照其应在位置将“附件说明”和“附件”分开表述;二是不少文秘工作者认为,如果将附件本身附在公文主体之后,有时可能某一页当中,正文只有一、两行,加上“附件说明”和生效标识、签发日期、附注等公文主体要素,下面留白太多,于是便自作聪明,将公文的版记部分提前标注了。二、附件及附件说明的标注格式需要规范如前所述,附件的位置确定之后,但附件本身如何标注,因为缺少明确规定,所以实践中往往也是各行其是。《格式》中规定“在附件的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但这种规定过于原则。

8、标注时存在两个需要规范的问题:一是在标识模式上,是“‘附件’+冒号+附件名称”模式,还是“‘附件’+冒号”为一行,“附件名称”换行居中。二是“附件”2字、附件名称字号、字体的问题,似乎在《格式》中均未做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既然附件作为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标注的格式除了明文规定之外,一是在字体、字号上应该遵循“正文用3号仿宋字”的规定,与“附件说明”的标识字体、字号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