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

ID:60316004

大小:18.2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05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_第1页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_第2页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_第3页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_第4页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4200字作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余秋雨描写母亲的散文_4200字  [母亲散文]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逝去两周年的忌日了。痴余秋雨散文:痴地看着母亲生前的照片,那远去的生活片断,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不由牵起我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母亲生来命运多桀,厄运不断,苦难深重。  一九二四年的夏天,母亲诞生在芗溪乡的军山村。外婆在生下母亲六个月的时候便因血崩而撒手西去,可怜外公带着一双儿女苦捱度日。在那个饥寒交迫,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商品又极度匮乏的年代,看着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这可难坏了我惯做田地里粗活的外公,让这个粗手糙脚的大男人真的是感

2、到束手无策啊!无奈之下,外公为了女儿能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有奶吃,不缺失母爱,他托人替女儿找了个收养的人家。那天,他眼里含着泪,抱着女儿随着介绍人来到了离家十七八里远的老屋赵村,把女儿送给了一户赵姓人家。  赵氏夫妇俩人,苦做苦吃,把个家道过得倒是很殷实。只是可惜膝下并无子嗣,让俩人经常是长嘘短叹,抱怨命运不济,有负祖先。这如今,突然从天上掉下个女儿来到身边,真是喜出望外,满心欢喜。他们夫妇俩真的是视女儿如已出,十二万分地倍加爱护,潜心看顾。并请乡里有名望的先生替女儿取了个名字叫喜凤,寓意为他们喜得了一

3、位凤凰般,美丽、可爱的小公主。  自从养了喜凤这个女儿以后,赵氏夫妇终日是乐得余秋雨散文:合不拢嘴,尽享天伦之乐。但乐之余,亦难免有丝愁苦从心中泛起。按老祖宗的规矩,女生外向,终是要嫁出去的,这断了根可如何是好?说来也怪,似乎是冥冥之中老天睁开了眼,体察了赵氏夫妇的心头苦衷。也可能是他们救了这女儿喜凤一命,并将她抚养长大,积了阴德,他们夫妇俩竟然于十几年后,老来得了一子,取名全福,寓意为全靠老天才修来的福份呐。  一九三九年春,在我大姑父的撺掇和搓合下,母亲嫁给了比她大九岁的父亲。从此,开始了她的另一

4、段艰难人生。  母亲刚嫁过来的那年,父母的新房是放在那间四面透风的薩屋里的。由于爷爷奶奶去世得早,余秋雨散文:单身的父亲是自打鼓自扒船,就连结婚用的被子都是从大姑父那里借来的,尚有一头连絮棉都没包住的旧棉被。全部的家当就只有父亲肩头那一付讨生活的扁食担子。  刚成亲时的那两年,父亲挑着扁食挑子每天出门炸油条,卖馒头,下清汤,逢墟赶集的忙乎去得赚饭钱。母亲则去帮大户人家打短工,春插秧、夏选苗、秋收果、冬播种,总是两头见星地煎熬在生活的沧桑风雨中,遭够了有钱人的白眼,受够了奔波忙碌,千辛万苦的累。后来,在

5、母亲的建议下,父亲肩上讨生活的挑子,和母亲一起离开了老家芗溪,开始了在莲花山下,龙泉河边,响水滩头、谢家镇上等地之间赶台脚的生涯。  由于父亲的手艺精湛,,加上母亲的精明和会打算,几年时间下来,母亲帮着父亲在谢家滩镇上买了田,购了地,置上了带有门脸的房产,自己开起了卖扁食的店铺,做起了老板。真正是把根扎了下来,告别了以往浮萍似的无根生活。  按说,美好的生活应当在向他们招手,幸福就在不远的前头。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未及两年,一九四八年的一场火烧谢家滩的大火把他们的希望彻底地烧没了。烧得他们通

6、身只剩下两双拳头,四只空手,拖儿带女的回了老家芗溪。  一九四九年,芗溪解放了。在解放初的唯成份论时,父母被评了个手工人的成份,看来这全靠了谢家滩的那一场大火,把原本要戴在他们头上的那顶地主老财的高帽子一同烧掉了。这真是应了过去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倚的那句老话了。  家乡刚解放的那一阵,母亲与父亲一起投入到了互助自救的大生产运动当中去了,他们成了互助组里最活跃,最积极的份子。后来,他们又与一些手工人们一起联合起来,成立了南峰合作商店,为当时的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后来,他们的出色表现和对工

7、作认真、负责任的态度,深得时任马涧区委书记的汪源龙同志的赏识,双双被抽调到了当时的区委工作。父亲负责后勤保障,母亲则在妇运会做妇女运动工作。在此期间,区委曾一度要求母亲下乡镇担任妇运主任,后因我的二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相继患白喉病和某种怪病夭亡之后,父亲坚决不同意母亲再工作了,要她专门在家里看顾好几个孩子。母亲大生产了我们兄弟五人和四个姐姐,我是最小的,排行第九。后来只剩下了我们现在的四姊妹,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现在的大哥原本排行第四,二哥排行第五,姐姐排行第七。  也是因为在马涧区委的那几年,家庭频遭不

8、测,父母坚决地要离开区委回南峰工作。组织上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便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这样,父亲便重新回到了南峰合作商店来工作。而母亲为了在家照看我们兄妹,就随之永远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而成了个名符其实的家庭妇女。  六四年,我还未满两岁,父亲便得了重病,被送进景德镇市立医院去住院治疗。那时候的大哥才十二岁、二哥十岁、姐姐才六岁,每天清早,大哥要顶替母亲去帮饮食店挑井水补贴家用。母亲三天两头走一百多里的山路,长途跋涉,频繁往来于南峰与景德镇两地之间,照顾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