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

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

ID:10016369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1

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_第1页
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_第2页
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生植物的配置特点及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一、水生植物的配置一泓池水,荡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水生植物的姿态、色彩来造景,会使水景大为增色。中国园林中,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茫茫芦花,阵阵涟漪,浑似白雪,水天一色,秋色美景,意境深邃”。我们根据实际调查,并借鉴传统水生植物的造景手法,依水域形式不同,将水生植物归纳为四种基本配置模式。(1) 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   此配置应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宏大而连续的景观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

2、受。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   (2) 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   此配置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水生植物的单株观赏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等,适合细细品味;手法往往较为细腻,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配置时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更无倒影可言。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亲水及隔岸观景。(3) 在河流等条带状水域中的水生植物配置水生植物配置则要求水生植物高

3、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4) 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二、常绿水生植物的选择大部分水生植物的观赏季节在夏季,冬季时观赏效果普遍较差。在水生植物的配置时选用一定比例的常绿和半常绿品种,冬季时与枯萎的植物互相映衬,可美化丰富冬季景观。在江南地区,水生植物绝大多数为落叶性状,只有少数如石菖蒲、水毛茛(Ranunculusaquatilis)等表现常绿特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合理使用现有的水生植

4、物种类,并考虑冬季景观的营造。华东地区推荐使用的常绿水生植物有:西伯利亚鸢尾(Iris.sibirica)、石菖蒲(AcorusgramineusSoland.)和花叶芦竹(Arundodonaxvar.versicolor);半常绿品种有:蒲苇(Cortaderiaselloana)、矮蒲苇(Cortaderiaselloana‘Pumila’)。部分水生植物枯萎后仍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配置时应多予考虑,如再力花(Thaliadeabata),冬季即使枯萎,茎叶依旧保持优美的姿态,尤其晚上在灯光下别有一番风韵。一些枯萎后效果较差的品种,应考虑其清理问题,没有条件进行清理,要适当控制应

5、用比例。另外,适宜小气候栽植也可以适当延长水生植物的绿期,如黄菖蒲、蒲苇在背风较温暖的地方,海寿花(Pontederiacordata)在10厘米至20厘米浅水中,绿期能适当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