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

ID:10020479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1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_第1页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_第2页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_第3页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_第4页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灾害逃生自救常识一、火灾:1、家庭成员平时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不可乘坐电梯,走楼梯逃生。3、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4

2、、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态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

3、用。棉被护身法:5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的功能抛下做缓冲物。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

4、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二、地震:学校避震1、在第一时间按学校和老师的指挥迅速有序的撤离至开阔地带避险。2、如来不及撤出教室的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序地撤出教室。3、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4、不要回到教室去。5、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6、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5家庭避震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应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

5、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3.做好自我保护。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选择结

6、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地震过去后再下车。5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

7、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震后自救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要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3、保护呼吸畅通,

8、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但粉尘污染的防护需干燥的织物来捂住口鼻)。4、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