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

ID:10045935

大小:282.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2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_第1页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_第2页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_第3页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_第4页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测试(1)(中图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A.水B.碳源C.氮源D.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A.灼烧灭菌B.高压蒸汽灭菌C.干热灭菌D.煮沸灭菌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氮的条件4.判断以下部位不含有微生物的是()A.洗干净的脸上B.洗完澡后的皮肤C.刷完牙后的口腔D.灼烧之后的灭菌环5.为了保证结果

2、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何种范围的平板进行计数()A.30~100B.30~C.30~300D.30~6006.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A.尿素酶B.脲酶C.蛋白酶D.细菌酶7.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哪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测试因素B.非测试因素C.全部因素D.部分因素8.以下操作用到接种环的是()A.平板划线操作B.系列稀释操作C.涂布平板操作D.倒平板操作9.能排除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是()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上培养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上培养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

3、放在恒温箱中培养10.有关培养基配置原则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11.高压蒸汽湿热灭菌的操作顺序应该是()①加水②排冷气③装置灭菌物品④98KPa下灭菌⑤加盖⑥0kPa下排气,打开灭菌锅A.①③⑤②④⑥B.②③⑤①⑥④C.①②④⑤③⑥D.②⑤①⑥④③12.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A.1/sB.2/3C.1/4D.1/213.灭菌的标准是()

4、A.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C.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D.使病原菌不生长14.下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成分蛋白胨葡萄糖K2HPO4伊红Y美蓝H2O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15.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

5、菌的繁殖速度将如何变化()选择项I号试管II号试管III号试管A加快减慢不变B减慢加快加快C加快减慢减慢D减慢加快减慢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编号成分含量①粉状硫10g②(NH4)2SO40.4g③K2HPO44g④MgSO49.25g⑤FeSO40.5g⑥CaCl20.5g⑦H2O100mL(1)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人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用于培养。(2)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3)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4)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原则

6、是。(5)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增加成分是。(6)该培养基若用于培养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培养基成分中至少应该含有。17.科学工作者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把被农药污染的土壤分成两组,一组土壤高压灭菌,另一组土壤不灭菌,然后把两组土壤放入温室中培养数周后,结果如下图,请回答:(1)高压灭菌组为曲线;对照组为曲线。(2)A曲线的形成原因是。(3)B曲线的形成原因是。18.关于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放置一天的洗碗水、河水、自来水各5mL,分别注入1~3号试管中,再各滴加几滴0.0l%的亚甲基蓝溶液,把上述试管在温暖环境中放置40min后,1号试管

7、内水样由蓝色变为无色。2号试管内水样变为浅蓝色,3号试管内水样颜色无变化。请回答:(1)在1号、2号试管内水样中大量繁殖的生物是。(2)上述生物的数量与水样中的含量成正比。(3)1号、2号管内水样变色的原因是。19.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尿细菌、纤维杆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

8、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1)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