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

ID:10047526

大小:307.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2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_第1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_第2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_第3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_第4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庆实验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刘元明审题人:胡炳姝说明:1、本试卷由Ⅰ和Ⅱ卷两部分组成2、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是孔子诞辰2561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推出高2.561m的铸铜贴金孔子雕像,辅以由39句《论语》经典名旬设计的文字浮雕墙.以“孔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了展示内涵。下面四句话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开篇序语的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C.

2、“君子和而不同”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3.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4.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

3、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为政以德D.君权神授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6.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

4、;致良知7.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8.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9.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有A.

5、“天下为主,君为客”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真理”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0.下列书法作品依次为A.隶书、楷书、草书、行书B.楷书、行书、草书、小篆C.楷书、行书、草书、隶书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11.“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12.卢梭说:“社会秩序

6、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上述材料反映的主张是A.天赋人权说B.社会契约论C.主权在民说D.三权分立说13.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中写道: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矛盾极其尖锐B.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C.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D.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取得彻底的胜利14.康有为的论著《新学伪经考》中的“新学”

7、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B.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的民权思想C.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D.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5.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16.“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

8、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泰勒斯D.苏格拉底17.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被世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