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

ID:1006265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_第1页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_第2页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_第3页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_第4页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94-01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

2、展。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1.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5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

3、,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2.分层教学的组建与实施2.1学生分层。首先要承认差距,尊重差距。先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按20%、60%、20%进行。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为了减少显性分层的负面心理效应,老师可与每个学生个别联系,不予公布。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

4、、师生协商等多种形式灵活进行。2.25预习分层。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此,在分层教学中,为了使各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应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依据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和差异,创设处于高、中、低三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且富有启发性、情趣性的分层问题(包括练习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讲解,或让学生小组讨论、个人回答,以求得问题的解决。2.3授课分层。教师可把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时间尽量压缩在20分钟左右,主要解决重点和共性的问题。余下时间则可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课内分层

5、练习与反馈练习,分A、B、C三类,与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相匹配。A层(高层)练习题的能力要求是属复杂、综合应用的水平;其中层B层(中层)练习题的能力要求是属简单应用和简单综合应用的水平;C(低层)练习题的能力要求是属识记和理解水平,相当于原中学数学通用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各层学生选做自己这一层次的练习,并鼓励中、低层学生,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选做高一层次的练习题。实行这种练习方法后,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只要初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也能独立地,或在老师指导和高一层次学生帮助下,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从而使得低层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信心。同时,中、高层次学生也能得其所需。课堂上各层学

6、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形成了争取不断递进的气氛。2.4分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因为分层之后教师要兼顾的面广,所以调动、发挥优生的指导作用,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安排座位。5在教师指导下,让高层学生充当辅导员,讨论答案,批改作业,对较低层次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并通过互助合作解决学习中疑难问题,达到各层次学生互补的目的。面向差异,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们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而且在后续的作业布置中,也可按照不同层次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以便于更好的评价和调整。2.5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注意作业布

7、置的层次性。学生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布置作业,要保证全体学生所作学习题的一致性,又要体现细微差异性,比如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对层次高的学生布置基础题的同时,要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题,锻炼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能力,同一道题要培养他们不同思路的解题能力。对层次中等的学生以巩固和提升为主,让他们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对层次较低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让他们多做多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