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

ID:1006356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3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_第1页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_第2页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_第3页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_第4页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摘要: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学习要素,并从当前“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基于要素分析的“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策略,以期为“基础”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和改进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17-02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

2、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持,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和评价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规范的确立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很多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中,评价方法是否符合实践教学的特点,评价结果对学生学习的反映是否全面、客观、公正,将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基础”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习要素比较要搭建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模型,首先从

3、学习的角度,分析一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学习要素的区别。(一)学习目的在理论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能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则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理论,深度关心学生,深刻认知社会,实现理论难点面对面,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第七章中关于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知识,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实践教学上,可组织学生参加本院系毕

4、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各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思想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从而明确大学生活的努力方向。可见,实践教学的学习目的较理论教学更加务实。(二)学习内容8在理论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概念、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实践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长见识,提高觉悟,锻炼能力,培养良好品格。第二章中关于爱国主义的理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和中山舰博物馆,让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不同于课堂的直观感受,更深刻地了解国情、省情

5、、社情,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奉献社会,提升自我。(三)学习方法在理论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理解、记忆为主。实践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明确实践目标,在实践中体验、感受、观察和思考,综合运用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五章和第六章关于法律的内容,我们与本地司法局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普法活动,在活动中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二、“基础”课实

6、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一)评价目标不明确8在实践教学模式中,评价标准既要客观准确,又必须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在“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中,许多高校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是很清楚,也不清楚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价。有的高校将实践教学评价等同于“评等级”,简单地将教师的教学分出几个等级,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目标不明确,难以有效地指引和规范实践教学,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大大增加,长此以往,会直接降低实践教学的实效性[1]。(二)评价内容片面“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全过程的全方位评价,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的评价。因此,实践教学评价既

7、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也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纳入到评价体系中。目前,不少高校仅以教师是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有无实践报告进行评价。实践教学评价较少提及学生在教学中的进步和变化,如学生的兴趣是否得以激发,学习主动性是否得以调动,潜能是否得以发展等等[2]。另外,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局限于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估,而对教师课前对实践教学的准备、设计和课后给学生的指导、答疑等方面的评价很少涉及。(三)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主体涉及8由谁来进行评价的问题。很多高校根据校内外有关领导、专家同行、管理人员、学生以及任课教师本人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问卷

8、调查与打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