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ID:10068974

大小: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_第1页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_第2页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_第3页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_第4页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顶管法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西安公路研究所黄建云张建峰)【内容摘要】在现代生活中,排水是各种土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本文重点介绍了排水工程中顶管法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一、概述在排水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工艺和方法比较多,顶管法就是其中的一种。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为:从地面开挖两个基坑,然后管节从工作坑安放,通过主顶千斤顶或中继间的顶推机械的顶进,推动管节从工作井预留口穿出,穿越土层到达接收井的预留口边,然后通过接收井的预留口穿出,形成管道的施工。顶管法适用于排水管线穿越公路、铁路和市区道路而又不便断绝交通的,现场条件不允许修筑便道的,或者修筑便道工程量较大时,街道狭窄,两侧建筑

2、物多,大开挖施工要造成大量拆迁的,或管线埋设较深,开挖施工造成大量土方工程并需大量支撑材料时,都可用顶管法施工。人工挖土,机械顶进时,排水管内径不能小于800mm,否则,不能用顶管法。在排水管顶进施工前,还应根据设计文件对施工地点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土壤种类,地下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被顶进路线下的地下障碍物情况,了解其位置、规格及使用情况,并与有关单位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应对堆土料地点、地面排水、水源、电源等情况进行调查。在顶管法施工中,土的种类及其物理性质影响到顶管方法的选择,决定施工的难易程度、工程造价及施工进度。顶管法一般适用于砾类土、砂类土及粘质

3、土。对于这些土,顶管法既可在干燥土层中应用,也可在含水的土层中应用。对于流砂、淤泥和沼泽则不适用顶管法,这是因为这类土质条件缺乏顶管所需的导向力,可导致整段的管子在顶进中可能改变位置。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顶管前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流速及水力坡度,以利于施工。二、工作坑的开挖及导轨安装(一)工作坑设置工作坑设置时要力求长距离顶进,尽量少挖工作坑。一般采用工作坑双向对顶,交汇坑接口的施工方法。工作坑可采用直槽式,其优点是挖土量少,占地少,工作坑小,便于搭工作平台,它的缺点是支撑用木料或钢板桩多。工作坑支撑立板应埋于地下30cm,木撑板厚度5cm~7cm,横顶木用方木,

4、撑木用方木、圆木均可。圆木直径应不小于25cm,方木截面可分为15cm×15cm、20cm×20cm两种。工作坑的底部平面尺寸如下:(1)宽度=D+2a+2b+2c.式中D为管外径m,a为两侧操作空间,视工具而定,一般不小于1.2m,b为撑板厚度m,c为排水沟及集水井宽度m。(2)长度=L1+L2+L3+S1+S2L1—管节长度(每节)m,L2—千斤顶长度m,L3—后背所占工作坑长度m,它包括横木、立铁、横铁,一般为0.85m。S1—顶入管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一般可采用0.5m~0.8m。S2—出土所需工作间长度,视使用工具而定,一般为1.0m~1.8

5、m。工作坑的测量放线是开挖工作坑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坑中心线于管中心线一致,是顶进施工全过程的标准线。设置时,在工作坑两侧钉中线桩,桩巨坑边不小于1.5m,以防止塌土埋桩。工作坑附近设置临时水准点,且应妥加保护,竣工前不能移动。开挖工作坑应根据线路平面,现场地形,地物条件和施工需要进行,在保证排水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挖填方的数量。若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排水沟、集水井或井点降水法排水。排水沟和集水井法是将地下水经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后,用水泵抽走。井点降水法是在工作坑附近挖水井,用水泵将水抽走,降低管周围的地下水位。工作坑的基础形式取决于地基上有无地下水而定,一般采用混凝

6、土基础。将轨枕横向预埋在混凝土内。(二)导轨导轨是顶进中的导向设备,安装的好坏对顶进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安装导轨时要反复校测,使中线、高程、坡度务必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导轨提倡采用钢轨,小管用18Kg/m的轻轨;大管用32Kg/m的重轨。每组两根,每根长4m。安装时用道钉固定枕木上,钉距85cm。(见下图)轨距计算如下:A=2×[D1×(h-c)-(h-c)2]½(mm)其中a—轨顶宽度,b—轨底宽度,h—轨高,c—预留缝,t—管壁厚,D—管内径,D1—管外径,A0—两轨中心距,A—两轨轨顶净距。当采用18Kg/m轻轨时,a=40mm,b=80mm,h=90mm,预留缝

7、c=10mm时,A=8х(5D1-400)½(mm)。当采用32Kg/m重轨时,a=60mm,b=110mm,h=128mm,预留缝c=10mm时,A=2×[118×(D1-118)]½(mm),带入不同的D1值便可得到相应的A值。导轨安装在枕木上并固定牢固,枕木的安装高程应严格控制,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导轨高程允许偏差控制在+3mm~0mm之间,中线位移左3mm~右3mm之间。(三)后背顶管时,一般采用天然后背,后背面积约8m2,高2m~2.5m之间。后背是顶进施工时千斤顶的支撑面,承受顶进时的水平反力。后背虽然是临时构造物,但在顶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