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ID:1007377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_第1页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_第2页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_第3页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_第4页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颌前突病例口外弓支抗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口外弓支抗下双颌前突病例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18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并应用口外弓增强支抗的成年男性双颌前突患者,测量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结果软组织测量项目显示,经过正畸治疗患者的上下唇突度、软组织A点及B点的突度减小,颏唇沟深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外弓支抗控制下拔除4个双尖牙后双颌前突成人侧貌改变显著。【关键词】口外弓支抗;双颌前突;软组织侧貌双颌前突是正畸临床上较常见的矢状向错颌畸形。患者常表现上下切牙或牙弓明显前倾,上下唇过突且闭合不全,侧面型凸。双颌前突也是影响面部美观的一个

2、重要影响因素。正畸治疗通过对牙齿的控制移动直接产生牙齿、牙槽骨的变化,同时间接产生软组织的变化。软组织面型是面部评价的主要内容。正畸治疗对患者软组织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是正畸医师关注的问题,但是,诸多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1-4]。本研究探讨口外弓支抗下双颌前突病例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5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3年9月完成正畸治疗的双颌前突的成年男性患者18例,全部病例均为磨牙中性关系,轻度拥挤,4个第一双尖牙拔除。1.2方法选用国产直丝弓矫治器,上颌口外弓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具有清晰的头颅侧位X光片。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

3、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口外弓支抗治疗后的双颌前突男性患者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突度减小,治疗前上唇凸距(UL-E):(4.06±1.79)mm,下唇凸距(LL-E):(6.58±1.37)mm;治疗后UL-E:(-0.27±1.12)mm,LL-E:(1.58±1.43)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前牙内收倾斜度和突度从矫治前U1-NA:(8.46±1.6)mm,L1-NB:(9.54±2.1)mm变为矫治后U1-NA:(5.3±2.4)mm,L1-NB

4、:(6.9±1.9)mm,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讨论口外弓支抗对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双颌前突的患者软组织面型的改变。对于双颌前突的患者,5正畸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得良好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良好的口颌功能以及稳定的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获得良好的面型也尤为重要。正畸治疗对患者面部软组织的影响,改变和对患者软组织的变化预测。治疗后的软组织侧貌一直是正畸医师关注的问题,以往研究均表明,正畸拔牙治疗可以显著减小双颌前突患者的面下部突度[4,5]。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应用口外弓支抗手段控制下,拔除第一双尖牙正畸治疗后,患者的软组织面型改善显著。最常用于评价软组织的指标UL-

5、E从治疗前的(4.06±1.79)mm减小至治疗后的(-0.27±1.12)mm,LL-E从治疗前的(6.58±1.37)mm减小至治疗后的(1.58±1.43)mm,达到正常标准,同时上下唇的相对关系也在2mm左右。下唇突度减小较上唇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硬组织变化中,上颌前牙内收量大于下切牙,说明下唇对于前牙内收的反应敏感,同时影响下唇突度的因素,不仅限于下前牙及牙槽硬组织,上颌前牙的内收变化等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鼻唇角的大小是评价软组织侧貌的一个指标,上颌前突的患者多数会表现出鼻唇角较锐,本研究的患者治疗前鼻唇角为(89.53±9.32)°,治疗后的鼻

6、唇角减小了(11.32±7.8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这个变化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由于上齿槽座突度、切牙突度、上下唇突度等多个因素均会影响鼻唇角的变化,5使得正畸治疗后的鼻唇角变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从而预测较难准确。双颌前突的患者常表现出唇部前突,唇闭合时颏肌紧张,无颏唇沟或颏唇沟不明显,从而影响患者的侧貌曲线。本研究中,双颌前突的患者正畸治疗后,颏唇沟深度增加使得侧貌的轮廓变得协调。参考文献[1]RainsMD,NandaR.Soft-tissuechangesassociatedwithmaxillaryincisorretraction.AmJOr

7、thod,1982,81(6):481-488.[2]KusnotoJ,KusnotoH.TheeffectofanteriortoothretractiononlippositionoforthodonticallytreatedadultIndonesian.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2001,120(3):304-307.[3]HodgesA,RossouwPE,CampbellPM,etal.P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