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

ID:10076138

大小:14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5-24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1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2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3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4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x乡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区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xxx乡位于xx市西南部,为龙河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距市区71公里,属辽冀边陲三市县(辽宁xx、河北xx、宽城)交汇带。全乡辖12个行政村和1个乡直林场,共122个村民组、5507户,总人口19547人,其中农业人口18857人,非农业人口690人。全乡总面积26.1万亩,其中耕地2.56万亩,人均1.3亩,项目区域土地总面积7.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60亩,全乡境内有乡机关及市、乡属事业单位8个,企业11个,有初级中

2、学1所,小学8所,有市级医院分院1个。二、自然概况xxx乡地理坐标为东经xx°05′14″—xx9°03′07″,北纬xx°36′02″—xx°55′05″,区域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酷热多雨,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74.5%,年有效积温3365℃,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5℃21,无霜期145天,最大结冻厚度1.5米,平均风速2.6米/秒。年均降水356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日照时数2844小时,占54%年光照139千卡/㎝2。三、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含3个村,即大xx村

3、、cx沟村、xx子村,共31个村民组1675户,其中农业户1656户,总人口6313人,其中农业人口6252人,农村劳动力3606个,项目区规划耕地面积6315亩,人均耕地1.01亩,粮年产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10元,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较低,剩余劳动力较多,无其它经济来源。四、区域优势项目区土地集中连片,日照时间长,水雨较充沛,位于刘x线、x杨线周围,交通较便利,电力配套设施较全,项目区位于我乡xx洞川下段及x龙河上游,为x大山旅游线路必经之路,有较好的地下水和明水资源。五、主导产业情

4、况xxx乡是全市乡镇中较大的农业乡,乡党委对全乡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发展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和生态旅游开发做为全乡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近年来,党委、政府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共建大棚4530亩,冷棚200亩,全乡共有生态林19.1万亩,其中经济林2万亩,乡政府还着手进行湿地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目前,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建设已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1六、基础设施情况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井5眼,为80年代所建,灌渠均为土渠,缺乏防渗能力和措施,极大浪费了水利资源。因近年干旱水位下降,年

5、久失修及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利设施没有更新,基本没有利用。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急需项目资金。第二章立项原则及指导思想一、立项原则1、突出重点,择优立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全境,综合开发。2、农业开发土地治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与上级部门规划要求相协调,与工程技术规范相符合。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伤害。4、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确保区域生态环境不遭破坏,确保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5、加强产业化开发和加长农业产业链条企业建设力度,依靠政策

6、和上级扶持,实现产业重组和升级,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指导思想xxx21乡党委、政府决心强化项目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强发展,强化水利、电利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提高乡域经济发展步伐。三、实施目地通过工程实施,实现中低产田向高产、高效经济田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为龙头的新型农业产业链,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农业现状,使农业收入趋于稳定,逐步实现乡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第三章项目开发的必要性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

7、发展的制约因素项目区人均耕地1.01亩,以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区域内种植的大田作物因季节性持续干旱,常常造成减产或绝收,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程度低。但因为区域内地下深水资源开采难度大、无资金开采而不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农业经济薄弱,农民生活困难,多数农民不得不依靠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活。进行土地整理,增强土地抗旱抗灾能力,发展高效农业产业迫在眉睫,事在必行。二、发展主导产业主要制约因素21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是我乡农业主导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稳定收入的主要项目,因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缺乏,造成产业发展

8、缓慢,农业作物产量不稳定,因近年干旱青龙河水位降低,导致千亩稻田消失,个人小井因水位下降,导致大棚等灌溉用水缺乏,且区域内用水管理粗放,导致水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些都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而改变这些制约因素却资金短缺,致使现代农业设施无法应用,产业不能发展,区域内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制约。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乡党委、政府清楚认识到: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大,周期长,灾害频繁,因此,增强配水配电,平整土地,完善水利设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