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

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

ID:1008614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_第1页
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_第2页
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_第3页
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_第4页
资源描述:

《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志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疤痕效应和视网膜效应廖玮婧发表于2009年11月09日08:06阅读(4)评论(0)分类:个人日记举报最近看到的两个比较有意思的心理试验:疤痕效应路易斯.拉皮德斯在他的著作《写给年轻人》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一次心理科学实验活动中,心理学家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请他们参加一个名为“疤痕实验”的心理研究活动。10位志愿者被分别安排在10个没有任何镜子的房间里,并被详细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们将通过以假乱真的化妆,变成了一个面部有疤痕的丑陋的人,然后

2、在指定的土方观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反应。    心理学家们运用刚刚从一位好莱坞其名电影化妆师那里学到的化妆技巧,在第一位志愿者的左脸颊上精心涂抹上逼真的鲜血和令人生厌的疤痕。然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嫡子使每位志愿者都看到自己脸上新增的疤痕。当志愿者在心中记下自己可怕的“尊容”后,心理学家收走了镜子。之后,心理学家告诉每一位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心理学家并没有在疤痕上涂任何粉末,而是用湿棉纱将刚刚做好的疤痕和血迹彻底清理干净了。然而,第一位被蒙在鼓里的者却依然坚信,在自己的脸上有一大块

3、让人望而生厌的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急切等待医生治疗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诊室里,人来人往,全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者们在这里可以充分观察和感受人们的种种反应。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各自向心理学家陈述了感受。    他们的感受出奇地一致。志愿者A说:“候诊室里那个胖女人最讨厌,一进门就对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没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志愿者B说:“现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来有一个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个沙发上的,没一会,他就赶紧拍屁股走开了。我脸上不就是有一块疤吗?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我啊?这样的人,很可恶

4、!”志愿者C说:“我见到的陌生人中,有两个年轻女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她们穿着非常讲究,像个有知识、有修养的白领,可是我却发现,他们俩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换成是两个小伙子,我一定会挥拳将他痛揍一顿!志愿者们滔滔不绝,义愤填膺的诉说了诸多令自己愤慨的感受。他们普遍认为,众多的陌生人对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厌恶、缺乏善意,而且眼睛总是很无礼地盯着自己的疤痕。这一实验结果,使得早有心理准备的心理学家们也吃惊不小:人们关于自身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竟然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他们对的感知。    如我们所知,他们的脸上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丝毫的疤痕。之所以产

5、生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将“疤痕”牢牢地装在了自己心里。正是由于心中的“疤痕”在频频作怪,才使得他们自身的言行,对陌生人的感受与以住大为迳庭。    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纵然没有心理学家为我们设置的“疤痕”,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疤痕”。可怕的是,这些心中的“疤痕”都会通过自己对外界和他人的言行,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比如,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甚至令人讨厌、认为自己卑微无用、认定自己有种种缺陷……那么我们在与外界交往中,一定会在不知不觉间用我们的言行反复进行佐证,直至让每个人都认定我们确实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这个心理

6、实验真切地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人生何其重要。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卡内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金无足

7、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更多地关注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老板用人也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可现实生活中,“情人眼里出西施”,要么一好百好,要么一坏百坏,成了“王八看绿豆”!  任何事务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一具风干的尸体,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堆白骨,而在考古学家眼里,则有可能价值连城。  由于做了近10年的饲料,一走进农村,我就能够很轻松地找到哪里有鸡场,哪里有猪场,行使在公路上,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饲料广告,去年去西藏时,我竟然在拉萨的大街上找到了饲料店,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内看到了某一厂家的饲料包装袋!

8、  也许在殡仪馆工作的人,满眼里都是尸体!  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