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ID:10090298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_第1页
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_第2页
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课课练—12.2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课堂巩固]1.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____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_____相同。2.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一会儿之后,用手摸勺柄,会感到它的温度明显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____了。把食品放入电冰箱一段时间,它的____会降低,它的内能____。3.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的物体将放出____,它的内能____;低温物体则吸收____,它的内能就_____。4.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______;低温物体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_

2、____。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热量来量度物体_____的改变,因此能量的单位应该和热量的单位相同,也是___。5.物理学里,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_____,用符号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烧水。根据经验,用同样的燃料烧水,烧水的多少不同,把水加热到不同的温度,需要消耗的燃料多少都不同。根据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想:给物体加热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应该与被加热物体的____有关,还应该与使物体____的温度有关。7.根据生活经验和相关实验,我们知道: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子

3、比水吸收的热量_____。这表明,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_____有关。8.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的水在温度升高____时,_______是4.2×103J。根据这个意义,可以推断:m千克的水,它的温度升高Δt ℃时,吸收的热量就是________。9.物体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cmΔt ,公式中Δt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10.质量相等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初温不知,无法判断         B

4、.吸收的热量一样多C.热水吸收的热量多          D.冷水吸收的热量多11.4.2J的含义是                        (  )A.1克物质温度在1℃时放出的热量B.1克水温度在1℃时吸收的热量C.1克水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D.1千克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12.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13.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

5、相同的( )A.热量B.温度C.比热D.质量[课后提升]14.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A.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热由铜块传给铁块C.热从铁块传给铜块D.无一定规律15.两个质量相同的、但温度不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A.原来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B.密度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传热本领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16.小明同学对“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这一知识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请你回答小明的提问:(1)利用热传递如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请说出办法并举一实例。(2)不

6、利用热传递的方法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请说出办法,并举一实例。(3)“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两个知识相结合,可以有什么设想?请你说出你的想法,并举一实例。参考答案:1.热运动;  内能;   2.所有分子; 无规则 ;分子势能;无规则;引力;斥力;内能 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机械运动; 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5.减少; 增大 ;  不变   6.温度;  增大;  减少7.炒菜;    高;   无规则运动更8.斥力;  引力 ;很小 ;  引力;    9.做无规则运动 ;  斥力10.扩散

7、     11.热水;     温度越高,分子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2.A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