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ID:10091162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_第1页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_第2页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_第3页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王晖一、教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以往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又是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总结。教材侧重于长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沿岸、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大量活动性课文去推理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源形成原因和利用方式,完成了两种课文形式的有机结合。二、学情分析经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心强,实践兴

2、趣浓,小组合作意识强等心理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利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在观察中思考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探究,在合作中感悟提高的目的。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确认本区的位置、范围,并对地理位置进行简单评价。(2)了解本区在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条件。(3)分析说明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4)获悉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和保护的措施。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位置特点,总结自然条件优越性的

3、能力。(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及综合分析等地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2.教学重点、难点(1)长江沿江地带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其纽带和辐射作用。(2)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教学方法图文合一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猜灯谜,然后仔细观察谜底答案中几个城市的位置,想一想它们所处地区有什么相同之处?根据谜面猜出城市名称:(1)船出长江口(2)带枪

4、的男人(3)双喜临门4进行新课“慧眼识图”(一)了解沿江地带的城市:1.城市的分布特点2.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什么密切相关3.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了解沿江地带的工业:1.主要的工业基地2.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全国工业布局的影响“畅所欲言”有人说,本区众多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相应的地图,说说你的理由。“活动反馈”1.明确位置分析本区位置优越性。2.感知地形:概要描述长江中下游的地形特点。3.走近气候(1)概括

5、气候特点(2)说明气候类型名称4.发现资源资源种类资源数量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今天我当家”如果你是某市市长,你会怎样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呢?“奇思妙想”假如没有长江的存在,假如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本区的现状和发展会有怎样的变化?课后小结第二课时:读课本80页图8.26,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和范围。阅读书中图2.26、图2.27和图2.28等。读图8.29,边描边想:1.在图中将长江干流描粗。2.观察各工业基地的位置分别处于长江干流的哪一河段。选择地图。观察地图。小组讨论。分组

6、介绍。1.独自填写教师下发的题卡。2.组内交流互评。3.举手抢答。4.各组代表小结:可从“地形特征”、“气候条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具体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征。自主选择城市,然后思考,讨论,汇报。在整个过程中,注意组内成员的团结互助。独自联想一分钟。小组讨论。分组发表见解。生生互评,师生共议。自创板书,绘制本节知识结构图。活泼好动、富有挑战意识是初中学生的典型特点。新课之初,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既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了旧知。运用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及

7、进一步发现、分析的热情。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读图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在讨论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并利用地图,学会比较发现、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读图填空,抢答竞赛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了解描述地理事物的规范语言。四道题目的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分析一个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性的四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对本区工业认识的基础,为下一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生成提供事实依据。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给学

8、生以深入分析问题的提示,给学生以动笔、动脑的空间。4进行新课“图文整合”1.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1)画出长江干流略图;(2)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3)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长江沿江地带。2.提出问题:长江沿岸带在这种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是什么?“模拟空间”方案一:“动画模拟”(在多媒体设备齐全的课堂上使用)教师利用自制的flash动画,演示长江沿江地带与西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