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

ID:1010697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5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_第1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_第2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_第3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_第4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地学习河南油田七中蒋炳芳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相吻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只是外部的辅助者,支持者,提供学生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活动如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调查、角色扮演、课外实践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并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2、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下面就两个教学片断,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教学片断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上课开始,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玻璃缸中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动作。它在向前、上浮、下潜、转弯以及停留在一定水层时,胸鳍、腹鳍和尾鳍分别是怎样摆动的?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鳍的作用仅靠观察能得出结论吗?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后,老师明确探究问题:各种鳍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在学生弄清探究问题-5-后,各合作小组开始根据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提出的假设基本上都是胸鳍、腹鳍、背鳍控制鱼体平衡、尾鳍

3、控制游泳方向。随后,各合作小组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观察课本的彩图,组内成员交流、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各合作小组确定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完成探究。老师巡回指导,发现探究方案有四种之多,观察到学生在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线绳捆绑鱼鳍很容易脱滑等。在学生完成探究后,老师给每个小组一次机会,让他们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节课就这样在学生观察、聆听、动口、动手、动脑等热热闹闹活动中结束了。2、观察蚯蚓上《蚯蚓》的前一节,我给各合作小组布置了一道特殊的课外作业。让学生

4、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经历,参考课本的彩图,查阅关于蚯蚓的资料,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即制作饲养和观察使用的器具),采集两条蚯蚓,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上新课时带到课堂上来。上课时,我例行当堂检查各组准备情况,发现大多数组都仿照了课本上制作的观虫器,有的组制作得甚至很精美,两个透明饮料瓶之间夹着疏松的湿土,蚯蚓在土中的活动依然可见,我分别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接着提问:同学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采集到蚯蚓的?你是如何饲养蚯蚓的?你观察蚯蚓时有没有什么发现?-5-各合作小组开始了交流、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

5、,那热切急于表达的眼神,仿佛心中装着天大的秘密。每个小组的代表说出了各自的采集地点,描述蚯蚓的生活环境:草坪里、花坛中、田野里、小河边、大树下……生活习性:吃菜叶、吃面包屑、吃米粒、怕光、晚上活动、白天隐藏……观察现象:运动时身体一缩一舒、身体一节一节的,有一节很大且颜色浅、身体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面对学生如此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知识,给予肯定后,顺势让学生阅读教材,概括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运动、呼吸及环节动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要求观察蚯蚓的外形和运动,并思考、讨论相关问题(老师展

6、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节课,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二、教学体会在教学片段1这一探究过程中,材料用具及方法的选择是本探究成败的关键,如绑尾鳍选择的木板过厚,会使鱼下沉;捆扎鱼鳍的线绳容易滑脱等。把体验过程作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感受成功是在失败中探索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片断2-5-这一节课,对蚯蚓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环节动物的特征等,老师没有作多余的描述,只对蚯蚓的呼吸

7、、运动作了解释。因为,学生们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比任何语言描述的知识更生动,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两节课在热烈的讨论和实践中进行,尽管学生的探究方案大多存在一定的缺陷或漏洞,探究过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探究结果是失败的,有些学生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解释是片面的,但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活动,合作学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所以,面对这些问题,老师采取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去思考,不随便否定学生的观点和解释;不代替学生的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感情、个性、自尊心、自信心,主动、耐心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

8、造力,使他们健康快乐发展。以前,老是害怕学生听不懂,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长,很罗嗦,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演课”,学生在认真“听课”,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体验就更少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听见了,忘记了;做过了,记住了。”我们反思一下自己上初中、高中时学了多少知识,现在又记得多少时,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当时的目标是升学,更多的是知识的输入,机械、重复的题海训练,很少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的快乐,更谈不上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