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

ID:10108794

大小:16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5-25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_第1页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_第2页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_第3页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_第4页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一)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前期的中国和世界[A]中国: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1)政治腐败,官场黑暗,阶级矛盾激化(2)经济落后,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军事装备陈旧,战斗力低下(4)对外闭关自守,自恃“天朝上国”[B]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原料、市场的需求增加——对外扩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法美工业革命在进行中,对外发展紧随其后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A]英国鸦片走私原因:正当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逆差,为扭转不利状况,走私鸦片结果

2、:中国大量白银外流[B]中国的禁烟运动(1)林则徐上书:鸦片泛滥致使“银荒兵弱”——白银外流,军队战斗力下降(2)广东查禁鸦片:邓廷桢帮助(3)虎门销烟:1839年6月,英、美走私鸦片110万公斤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A]爆发:1840年6月广东珠江口——沿海北上——天津白河口——退回广东谈判[B]扩大: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三元里人民抗英)[C]结束:1842年8月英舰至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4、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的主要内容[A]《南京条约》(1842年)(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2)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经济负担(

3、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被迫开口(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关税主权[B]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互相援引,扩大各种侵略权益(3)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租界,全面危害中国各方面主权5、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社会性质的变化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权国家——开始沦为主权不完整、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4、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矛盾[C]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6、第二次鸦片战争[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B]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C]经过:1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1)爆发:1856年秋,英舰袭击广州(2)发展: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抵天津白河口,美俄以“调停”为名,实为“帮凶”(3)订约: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和《天津条约》(俄、美、英、法)[内容略](4)扩大:1860年再占天津,占领北京,火烧圆明

5、园(5)订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略][D]19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俄国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7、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A]筹备:(1)1843年,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号召农民起来推翻清政府(2)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发展拜上帝会[B]起义: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C]发展:(1)洪秀全称“天王”(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分封王爵(3)北上发展——冯云山、萧朝贵牺牲(4)正式建立政权——占领南京,改天京,定都。8、《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其评价[A]内容:(1)分土

6、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2)分产品: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国库)[B]结果:没有实行过[C]评价:(1)积极影响: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局限:主观:农民阶级不是先进阶级,平分土地与圣库制度是无法实施的空想客观:没有安定和平的环境9、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A]目的:要推翻清朝统治——北伐;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要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东征[B]作用:北伐: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兵力,为西征东征创有利条件。西征:大败湘军,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东征:破江北江南

7、大营,解天京之围。[C]结果:失败——北伐,成功——西征、东征东征西征胜利标志:(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0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A]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B]失败原因:(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明确目标领导集团的封建特权思想(2)客观:战略指挥失误,(如偏师北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C]意义(1)加速清政府和封建制度的灭亡(2)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2高一历史会考说明解析(3)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