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

ID:10109978

大小:11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5-26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1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2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3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4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5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6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7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8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9页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重点煤矿地区分布情况重点煤矿:山西省有大同、王坪、小峪、平朔、轩岗、西山、太原、寨沟、东山、阳泉、荫营、汾西、霍州、潞安、韩城、晋城等;内蒙古自治区有扎赉诺尔、伊敏、大雁、霍林河、平庄、乌达、海渤湾等;陕西省有铜川、浦白、澄合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乌鲁木齐、哈密等;贵州省有水城、六枝、林东、盘江等;宁夏有石咀山、石炭井、灵武等;安徽省有淮北、淮南等;河南省有鹤壁、义马、焦作、郑州、平顶山等;山东省有龙口、淄博、新汉、肥城、兖州、枣庄等;黑龙江省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河北省有开滦、邢台、邯郸、峰峰、井陉等;江苏省有徐州;辽宁省有北票、阜新、铁法、南票、沈阳、抚顺等;江西省

2、有萍乡、丰城、乐平等;四川省有攀枝花、广旺、达竹、华蓥山等。此外还有北京。一、中国煤炭资源概况及煤矿分布(一)中国地质构造煤炭资源在地壳中的分布是受地质构造条件控制的。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运动引起海陆变迁、气候更替,推动了植物界演化迁移和聚煤作用呈波浪式向前发展。同时,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形变,使地球表面出现一系列隆起和坳陷,为聚煤作用提供了适宜的天然场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聚煤古地理景观。聚煤盆地形成的含煤建造又遭受后期构造变形的切割,保存下来的含煤建造都在一定构造的体系中占有相应的部位,并依着一定的规律展现。中国境内已确立的构造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经向

3、构造体系和各种扭动构造体系。1)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包括若干巨型的复杂东西构造带,每一复杂东西构造带又自成一个体系。他们的主体是由走向东西的各种褶皱带和挤压性断裂构成。在我国境内发育最完好的有三条巨型纬向构造带,由南到北依次是:阴山一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南岭构造带。此外,在黑龙江北部及海南岛、南海海域中,也有两条明显的构造带。2)经向构造体系,一般表现为南北向挤压构造带,由南北向的褶皱带和压性断裂带组成,有时也以巨大的张裂带形式出现。经向构造带在我国南部及西南部最为突出,秦岭以北也有展现。我国境内发育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经向构造带主要有:滇西构造带、川滇构造带、川黔构造带、湘

4、桂构造带、贺兰—六盘构造带等。此外,在江西、福建、山西、青海及东北等地也有具一定规模的南北向构造带。3)扭动构造体系有:(1)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华夏系和新华夏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东亚濒太平洋地区,走向北东至北北东,组成规模宏大的“多”字形构造。这个“多”字形构造系列与纬向构造和经向构造相复合,构成我国东部的基本构造格架,对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含煤建造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2)西域系和河西系。西域系和河西系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直至中亚,呈北西向、北北西向,是由一系列压扭性褶皱隆起和沉降带组成的反“多”字形构造。它们与纬向构造体系、“山”字形构造体系等相复合,构成西北地区基本构

5、造格架。各种构造体系相复合构成的菱型盆地和地槽,控制了晚古生代,特别是早、中侏罗世含煤建造的形成、保存和分布。(3)“山”字形构造体系。“山”字形构造体系是由于地壳表层产生不均匀滑动所形成的一种构造形式,由前弧、反射弧、脊柱、马蹄形盾地等各部分组成。一般马蹄型盾地和两翼斜列的次级坳陷带是含煤建造形成与保存的有利部位。规模巨大,发育时间较长,对我国含煤建造有明显控制作用的“山”字形构造主要有: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淮阴“山”字形构造体系和广西“山”字形构造体系。(4)青藏川滇“多”字形构造体系。这个构造体系是一个反“S”型旋转构造。它的头部及外围褶带,散布在青海、甘肃、西藏和川西北

6、地区,中部通过藏东和川滇西部,尾部主要展布在东南亚地区。(二)中国的聚煤期与含煤地层中国各时代聚煤作用发育程度是不均衡的,几个较强的聚煤作用时期是:新生代的第三纪;中生代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早中侏罗世、晚三叠世;晚古生代的晚二叠世、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早石炭世;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其中以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在我国分布普遍,发育良好,主要含煤地层是华北和西北东部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和华南的上二叠统,华南下石炭统及下二叠统也含煤。其中石炭纪含煤地层和二叠纪含煤地层分布最多、最广。中生代以晚三叠世含煤地层、

7、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含煤地层为主。其中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集中于华南各地,并与海域的分布有一定联系。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北方。新生代早、晚第三纪均有含煤地层在我国分布。早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南岭以南及滇西;新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集中于南方尤其是云南。(三)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早已为世界所瞩目。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U0nRichthefen)从1861年至1872年,曾7次到中国旅行考察,走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