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ID:1011582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0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_第1页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_第2页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_第3页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英文名称】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标准编号】【GB/T17226—1998】【代替编号】  【颁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时间】1998年10月1日  【实施时间】1998年10月1日   【内容】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空气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发育、健康与教学效果。因此,教室需要经常换气以达到排除室内空气中化学、生物学污染的目的。  为此,卫生部于七五期间提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负责研制该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总结了建国以来有关教室换气方面的研究、设计及使用经验,考察

2、了我国学校建筑现状,在此基础上做了必要的调查和实验,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褚柏。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要换气量、中小学教室的换气次数、室内空气二氧化碳(CO2)容许浓度、换气方式及换气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集中采暖的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师范及中等专业学校可参照使用,局部采暖和其他地区可参照使用。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2.1 必要换气量necessaryventilationvolume  必要换气量按式(1)计算。  Q=M/(K-K0)…………………………………………(1)  式中:Q——必要换气量,m3/(h·人);     M——二氧化碳呼出量,1/(h·人);       K——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       K0——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2.2 自然换气nature ventilation     利用室内门窗缝隙、通风道等直接导人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  2.3 换气制度ventilationsystem     按不同季节和天气规定的合理开窗制度。  3

4、 教室换气次数  3.1 必要换气量:小学生不宜低于11m3/(h·人),初中生不宜低于14m3/(h·人),高中生不宜低于17m3/(h·人)。  3.2 每小时换气次数:小学不宜低于3次,中学不宜低于4次。  3.3 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0.15%。  3.4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按照公共场所中二氧化碳检验标准方法进行。  3.5 教室换气次数测定方法见附录A。  4 教室换气方式  4.1 教室的建筑设计采用自然换气方式时,应设气窗、通风道等。  4.2 气窗的开口面积不得少于教室地面积1/50~1/60,应设于窗的上1/3处,便于开启。  4.3 严寒、寒冷

5、地区应设通风道,通风道不应少于2个,断面尺寸不应低于130mm×260mm,室内开口于墙上方或顶棚下,应装有可开闭的活门。  5 教室换气制度  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气窗换气,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室外活动。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教室换气次数测定方法  A1 每年采暖前后(10~12月)进行检查,选两个教室为检测对象,一般在无风(室外风速0.5m/s以下)天气进行。在课业结束时师生全部退出后,利用教室中蓄

6、积的二氧化碳气或人工放出二氧化碳,按一定时间(15min、30min、45min)测定开放气窗(或关闭气窗)前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计算出教室换气次数。  A2 采样点应在教室中央一点坐位呼吸带上方30cm处取气样。  A3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检验方法见有关国家卫生标准。  A4 教室换气次数按式(A1)计算:  E=〔2.303×lg(K1-K0)/(K2-K0)〕/t…………………………(A1)  式中:E——每小时换气次数;  K1——试验开始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K2——试验终了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K0——室外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