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试卷(09.2)

初三数学试卷(09.2)

ID:10116256

大小:3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0

初三数学试卷(09.2)_第1页
初三数学试卷(09.2)_第2页
初三数学试卷(09.2)_第3页
初三数学试卷(09.2)_第4页
初三数学试卷(09.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试卷(09.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宁波七中200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期始考试试题卷(09.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若,则x∶y等于()A.7∶2      B.4∶7C.2∶7     D.7∶42.中,,,,则的值是()A.B.C.D.3.如图,⊙O的半径OB和弦AC相交于点D,∠AOB=9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45°B.∠OAB=45°C.OB∶AB=1∶D.∠ABC=4∠CAB4.如图,⊙O内切于△ABC,切点为D,E,F.已知∠B=50°,∠C=60°,连结OE

2、,OF,DE,DF,那么∠EDF等于()A.40°B.55°C.65°D.70°5.如图,正方形ABOC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y=过点A,则k的值是()A.2B.-2C.4D.-46.已知半径分别为5cm和8cm的两圆相交,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A.1cmB.3cmC.l0cmD.15cm7.在Rt△ABC中,∠C=90°,AC=3,AB=5,则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分别为()A.1.5,2.5B.2,5C.1,2.5D.2,2.58.如图,用一块直径为的圆桌布平铺在对角线长为的正方形桌面上,若四周下垂的最大长度相等

3、,则桌布下垂的最大长度为()A.B.C.D.初三数学试卷第5页共5页9.若A(a1,b1),B(a2,b2)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且a1<a2,则b1与b2的大小关系()A.b1<b2B.b1=b2C.b1>b2D.大小不确定10.如图,已知AB、CD分别是半圆O的直径和弦,AD和BC相交于点E,若∠AEC=α,则S△CDE:S△ABE等于()A.sinα B.cosα C.sin2αD.cos2α11.如图5,电路图上有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共6个开关和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①或同时闭合开关②,③或同时闭合开关

4、④⑤⑥都可使一个小灯泡发光,问任意闭合电路上其中的两个开关,小灯泡发光的概率为()A.B.C.D.112.如图,矩形中,,,是的中点,点在矩形的边上沿运动,则的面积与点经过的路程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11233.5xy0A.11233.5xy0B.11233.5xy011233.5xy0C.D.初三数学试卷第5页共5页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抛物线y=(x-1)(x+5)的对称轴是.14.已知△ABC与△DEF是与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位似比为,则A(-1,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5、.15.用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4的扇形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16.如图,测量队为了测量某地区山顶A的海拔高度,选择测量点M为观测站,从M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在比例尺为1:50000的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上,测得这两点的距离为1.2厘米,则山顶A的海拔高度为米17.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过点D作⊙O的切线,切点为C,若∠A=25°,则∠D=.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1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过点B作BC⊥AB交x轴于点C,过点C作CD⊥B

6、C交y轴于点D,过点D作DE⊥CD交轴于点xE,过点E作EF⊥DE交y轴于点F.已知点A恰好是线段EC的中点,那么线段EF的长是.A.B.C.D.4三、解答题(第19~20题各6分,21题7分,22题8分,23题9分,24题8分,25题10分,26题12分,66分)19.计算:.20.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一段亮区。已知亮区一边到窗下的墙脚距离CE=3.6m,窗高AB=1.2m,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度BC=1.5m,求亮区ED的长。21.如图教室窗户的高度为2.5米,遮阳蓬外端一点到窗户上椽的距离为初三

7、数学试卷第5页共5页,某一时刻太阳光从教室窗户射入室内,与地面的夹角为,为窗户的一部分在教室地面所形成的影子且长为米,试求的长度.(结果带根号)2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市某医院准备从甲、乙、丙三位医生和A、B两名护士中选取一位医生和一名护士支援汶川.(1)若随机选一位医生和一名护士,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恰好选中医生甲和护士A的概率.23.(1)如图l,△ABC中,∠C=90°,请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直线,把△ABC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作法,但

8、须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内角度数的两个三角形如图2、图3所示.请你判断,能否分别画一条直线把它们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24.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点D在OC的延长线上,sinB=,(∠B是锐角),∠CAD=(1)求证:AD是⊙O的切线;(2)若OD⊥AB,BC=5,求AD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