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ID:1013643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1页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2页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3页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4页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介绍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平衡施肥、播种、化学除草、病虫草害防治、防止玉米秃尖、化控、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夏玉米;栽培技术;高产;高效中图分类号S5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5)08-0048-01随着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的种植经济体出现,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现将夏玉米高产高效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倒、活秆成熟、株型紧凑、耐密性好、株高适中(2.5m左右

2、)、结实性好、出籽率高、品质好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鲁单981、金海5号、中科11号、蠡玉16、登海605、伟科702、蠡玉35、三北21、蠡玉16号等。2平衡施肥为保证足够的底肥,根据产量和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确定施肥量,施复合肥600kg/hm2以上,追肥施尿素300kg/hm2以上,或者一次性施用缓控肥7505kg/hm2。也可根据各地测土进行配方施肥。3播种一般于6月上旬播种。麦收后,可及时耕翻灭茬,机械播种,也可抢茬机械直播或选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播量37.5kg/hm2,播深3~5cm。可采取播种播肥一体化模式,一定要种、肥分开,前、后穴脚错开

3、5cm以上,以确保播种质量。尽量抢时早播,以延长生育期;使生长阶段靠前,增加积温;由于灌浆时间长,早播的千粒重高,从而获得高产[1]。4化学除草常用的类型有百草枯类、乙草胺类、烟嘧磺隆类3种,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多用乙草胺类药配成水剂,在地面湿润的情况下进行土壤封闭,如喷施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50%都阿合剂等除草剂。出苗后,多用烟嘧磺隆类、玉农乐、48%百草敌水剂等在苗后7~8片叶时喷施心叶,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如田间杂苗严重,可定向喷雾,对杂草直接杀青,草甘膦类可除治有宿根的杂草。注意严格控制剂量,以防药害。5病虫草害防治5.1虫害5苗期主要虫害有粘

4、虫、蚜虫、灰飞虱、地老虎、二点委叶蛾。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①粉碎秸秆、旋耕可预防二点委叶蛾;②出苗后,喷施乐果类防蚜虫和灰飞虱,同时可防治粗缩病(坐坡);③用菊酯类、有机磷类防治早期的粘虫和二点委叶蛾幼虫;④防治地老虎可用77%敌敌畏乳油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⑤防治粘虫可用甲敌粉2.5kg加细土15kg制成毒土,撒施玉米心叶内。穗期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玉米钻心虫)、棉铃虫。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1.5%辛硫磷颗粒剂0.5kg,加细沙6~8kg、Bt乳剂150~200mL,掺细沙5kg,灌心;也可用50%敌敌畏乳剂800

5、~1000倍液喷防。后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可用吡虫啉、蚜虱净防治。最常规的氧化乐果也很有效,但后期植株过高,田间作业不方便,亟需推行机械化喷药机。5.2病害前期重点防治粗缩病,后期主要是防治叶斑病(大、小斑等)。在玉米抽雄后10~15d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连喷2~3次,同时选择抗病品种。总之,应及时防治病虫害,使玉米获得高产[2-3]。6防止玉米秃尖5造成玉米秃尖的原因如下:①密度过大。每个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不要随意增加密度,一般密度愈大,秃尖愈重。生产中个别地块不定苗,栽植密度甚至高达9.0万株/hm2以上,造成秃尖严重,因此要合理密植,以控制害虫的发

6、生。②投入不足。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密度大而投入低,所以当密度增加后,一定要增加肥料投入,以控制秃尖。③干旱导致秃尖。如果玉米正处在灌浆期,雨季无雨,持续干旱,水分不能满足灌浆的需要,会导致果穗上部授粉但不发育。④气候原因。正值玉米授粉的关键时期,因连阴雨或高温导致授粉和发育不良,形成缺行少粒畸形。⑤田间管理粗放。个别农户定苗后管理粗放,不追肥、不浇水、不投入,秃尖严重。因此,生产时应增加投入,适时灌水,科学管理,以有效控制秃尖,提高产量。7化控7.1玉米化控剂的种类常用的有四大类,即多效唑类、乙烯利类、缩节胺类、矮壮素类。最为常见的是矮壮素类,其商品

7、名多种多样,如玉黄金、金得乐、丰抗乐1号、玉米矮脚虎、矮丰等[4]。7.2玉米矮壮素使用技术玉米9~11叶时,严格按说明用量均匀喷雾。施用后,要及时浇水、并追施提苗肥1次。8玉米收获8.1适时晚收5适当晚收能延长玉米的灌浆时间,增加粒重,从而增加产量。一般在10月1―5日收获,选择适合当地的联合收割机,如自走式北京4YZ-3型、背负式玉丰4YW-2和郑州4YW-1、割晒式农丰4YG-2等,进行机械收获。8.2收获标准果穗外包皮发黄并完全变干;果穗包皮松动;籽粒变硬,颜色体现出品种的真实粒色,如郑单958达到深黄色;玉米乳腺消失。9参考文献[1]王玉苹.吉林省玉

8、米栽培技术的发展分析[J].民营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