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

ID:10138793

大小:30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_第1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_第2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_第3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_第4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精选试题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秦汉时期一、选择题1、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2、西汉前期,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2、,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评议,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政治B.当前阶级矛盾已空前尖锐C.主张强化文化专制主义D.西汉初期各学派仍很活跃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4、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

3、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5、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6、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硷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

4、始皇废分封、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8、《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9、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10、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

5、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11、司马迁在《太史公自述》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道而陈涉(陈胜)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下列各项对引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暴虐无道必然导致覆亡B、孔子编订《春秋》为诸侯称霸制造舆论C、陈胜发动起义在反秦斗争中有首倡之功D、六国贵族也参加了反秦斗争12、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脱脱在《元史》中

6、认为契丹出于“炎帝之裔白葛写菟着”。上述说法揭示的共同本质问题是:A、指出了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的起源B、指出了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观点C、说明各少数民族都崇尚汉族文明D、证明了中华民族起源于同一祖先13、“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14、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

7、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5、《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时期匈奴“往往入寇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下列对这一现象理解不准确的是:A、经济交流符合汉匈两族人们利益B、战争没能阻断民族间的经济交流C、匈奴接受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D、匈奴对汉朝物产有较大需求二、材料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

8、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从三晋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