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

ID:10140548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_第1页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_第2页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_第3页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_第4页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河套平原农田分类方法摘要:河套平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基地,利用遥感影像开展河套灌区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时间序列NDVI,分析了不同作物在生长周期上的差异对其NDVI的影响。将多尺度分割和FCM分类算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农田遥感影像分类算法。利用本文的方法对五原县农田区域的时间序列NDVI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可以有效区分非农田、葵花和小麦。基于区域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中,尺度参数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NDVI图像分割FCM农田分类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

2、)-0202-02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虽然年降雨量较低,但凭借黄河灌溉的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基地。该地区面积广阔,约为25000km2,可种植小麦、玉米、葵花、蜜瓜等多种经济作物。农作物长势和种类分布信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利用传统观测手段来监测大范围的河套灌区是非常费时费力的。遥感技术的兴起,为大面积的农业区域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因此,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河套灌区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是农业遥感中重要的观测量,利用

3、NDVI可以有效区分农田植被与非植被区域。然而,NDVI仅能反应植被的覆盖率,不能区分植被覆盖的种类。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NDVI,根据不同农作物在生长周期上植被覆盖率的差异,来精确区分农作物的类别。Badhwar等人早在1982年就建立了一个时间序列剖面模型,用以从LandsatNDVI数据中区分作物类型[1]。苗翠翠等利用多时相MODIS提取的NDVI进行了江苏省水稻面积估计[2]。马丽等利用3景不同时间的Landsat影像开展了农作物分类研究,试图区分黑龙江军川农场的大豆、玉米和水稻。Edlinger等利用Landsat数据对乌兹

4、别克斯坦的棉花作物灌溉区域进行了提取研究。Liu等人综合利用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时间序列NDVI进行作物分类研究。以上研究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根据各自研究区域的特点来调整作物分类方法的参数,以达到最佳分类精度。因此,要利用时间序列的NDVI数据开展河套灌区的作物分类研究,有必要根据该区域的特点进行作物分类方法的优化,以获得较高的作物识别精度。该文利用地球观测一号卫星(EarthObservation-1,EO-1)改进型陆地成像仪(AdvancedLand8Imager,ALI)影像提取河套灌区的时间序列NDVI,以开展河套灌区作物分类研究。作物分类在本质上可以归为遥感影像

5、分类问题,而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基于区域的分类方法在精度上要明显优于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因此,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区域的作物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尺度图像分割和模糊C均值聚类(FuzzyC-Means,FCM),以准确获取河套灌区农作物的种类分布信息。本文篇章结构如下。第二节介绍了数据和研究区域;第三节详细阐明了该文提出的作物分类方法;第四节展示了河套灌区作物分类实验的结果;第五节总结全文。1数据域研究区域1.1数据源和预处理EO-1卫星是NASA于2000年发射的一颗对地观测卫星,其上主要搭载三个遥感器:高光谱成像仪、大气校正仪和ALI。ALI与Landsat7具有

6、相似的波段设置,包括9个多光谱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ALI全色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10m,高于Landsat7ETM+(15m),这使得ALI具有更为优越的对地观测能力。该文选用了2013年的3景ALI影像,影像获取时间见表1。影像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标定和全色锐化。辐射标定是通过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实现的,其目的是获取反射率,用以计算NDVI。ALI多光谱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308m,为了获取更为精细的多光谱分辨率影像,采用了ENVI软件中Gram-Schmidt全色锐化方法,将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1.2研究区域五原县地处黄河最北端,约占河套灌区总面积的1/4。该

7、地日照充足,温差较大,虽然年降雨量较低,但黄河灌溉弥补了水资源的不足,因此五原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图1)显示了五原县东南的农田区域。蓝色方框部分是该文的研究区域。其中西南方较粗的河道为总干渠,由它引出了两条五原县的重要灌渠:义和渠和通济渠。两条渠道均由南向北流经五原,前者贯穿研究区域的中间部分,后者则在前者的东部向北流入五原。当地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和葵花,其收获时间分别为每年的7月下旬和9月中下旬。该文利用7、8、9三个月的NDVI数据,结合两种作物在收获时间上的不同,可在遥感影像中得到两种作物的分布信息。2时间序列农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