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写作

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写作

ID:10145428

大小:151.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写作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写作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写作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写作(60分)(安徽省马鞍山市期中)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孔子一弟子救一童于急流,童父以一牛谢之,其欣然受。人皆言其贪。孔子嘉其行,曰:“人危而救之,当得其报,人皆可效之。”②鲁国法律规定:鲁人见同胞为奴于他国,若用钱赎回他们,向政府报账,国家就会给以赔偿和奖励。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像这样救过一人回到鲁国,却不去报账。人们都赞扬他有德行,孔子却批评他,说:“他这样做反而使以后的人不愿意出手帮助别人了。”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奴,不报账自己受损,报账又怕人说他品格不高,这样就无人愿意做赎奴的事了。请全面理解材料,选

2、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广东省中山市高三联考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亮剑》《士兵突击》在中央电视播出以后引起了轰动,收视率屡创新高,主人公李云龙和许三多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在一个要求服从、统一的时代里李云龙的胆大与灵活成就了他多彩的人生,塑造了亮剑精神;在一个人人都追求花最少的力气干最多的活的浮躁年代里,许三多的勤与拙折射了成功的传统本色与理念,让人记住了“不抛弃、不放弃”精神,连续剧吸引眼球直至心灵可谓空前,魅力在

3、个性中凸显可谓极致。让人感叹他们是中国男人的骄傲,也让平凡如我们的每个人如梦初醒,人生如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一个舞台都有精彩的表演。请以“人生是一部电视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文题是个比喻句,因此,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扣住喻体特点,发掘出喻体的内涵。根据提示语,首先想到的切入点是着急写人生的朴实平凡,或是峰回路转,或是跌宕起伏。其次,从人物的角度去作这篇文章,你可以是位导演,着力于怎样去设计生活,勾画生活,再现出一个个精彩的人生。也可以是位主角,或是配角,或是位观众。其

4、三,电视剧多有连续性,一集又一集构成了生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此特点而言,你可多作理性的思考,多层面的挖掘议论,人生可以象李云龙那般面对强敌,勇于亮剑的精彩演绎;可以象许三多那样朴实平凡,永不放弃的默默奋斗;还可以像丑女无敌般相信自我,走向成熟……如果写记叙类文章,一定要注意手法的运用,千万不能平铺直叙,写成那种清汤寡味、让读者看了打瞌睡的故事。评分按照高考评分标准。3.洛阳市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崇尚纯真的人,渴望像水一样生活;崇尚自由的人,渴望像风一样生活。一个会生活的人总能从自然万物中获得启迪和智慧。面对自然,体会人生,

5、感受最大的快乐和最深的幽思;热爱自然,珍视人生,培养高远的人生情趣。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自然万物赋予的品质和性情呢?请以“像一样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4.重庆一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或是一座城市,或是一个场镇,或是一个村落。这个地方可能是故乡,也可能是求学之地,甚至仅仅是旅游所到之处。鲁迅有他的鲁镇,沈从文有他的湘西,徐志摩有他的康桥,梭罗有他的瓦尔登湖……这些地方的自然与人情风俗都曾给他们留下记忆,成为他们灵魂的一部分。你对自己所生活过、学习过或者曾经游览过的

6、地方又有怎样的印象?这个地方在你眼中具有怎样的独特性?它牵动了你怎样的情思?它涵养了你怎样的性情?请在以下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①这座城②这个镇③这个村要求:①请在横线上补充你熟悉的城市(镇、村)的名字,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可以多方面表现这个城(镇、村),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表现这个城(镇、村)。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5.重庆市南开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狼这个对手,自然界就会失去平衡,羊群也将面临灾难。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也会碰上对手,如何寻找对手,如何对待对手

7、,常常关系到人生的成败。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西南师大附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据10月17日《天府早报》报道:四川遂宁80后女老板小劳,认为自己当小老板的生活没有激情,感到不满意,在网上发帖《生活太平稳了,我烦了腻了》,想找人交换生活。结果,网上有很多人留下联系方式,并询问交换事宜。9月8日,成都大二学生赵燕与小劳达成一致,过上了“从国庆节开始,时间两周”的交换生活。昨(16)日,刚刚结束两周互换生活的小劳主动联系记者,她称:“两周的交换生活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交换来的生活

8、永远不会踏实。”请以“交换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除诗歌外,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