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ID:1014784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_第1页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_第2页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_第3页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_第4页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摘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和可再利用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类型和机理,并且对植物修复在有机污染土壤的应用作出展望。【关键词】有机污染植物修复修复机理在中国部分地区,因工业废水、大气降尘、石油开采和农药造成的土壤有机物污染相当严重[1]。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和可再利用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环境污染原位治理途径。某些植物具有强耐受性和高积累量,可以得到更好的土壤修复效果[2]。1植物修

2、复技术概念和类型1.1概念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利用植物的独特功能,与根际微生物协同作用,发挥生物修复的更大功能[3],进而使污染土壤得以修复和消除[4]。熊建平等研究发现水稻田改种苎麻后,极大缩短了汞污染土壤恢复到其背景值水平的时间[1]。1.2基本类型(1)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即通过超积累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达到去除土壤污染物的作用。5(2)植物降解(phytodegradation):利用植物的代谢作用及与其共生的微生物活动来降解有

3、机污染物。(3)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利用植物根系的吸附作用来减少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可获得性。(4)植物挥发(phytovolatilization):通过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最终将其挥发到空气中。2植物修复机理(1)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被植物吸收的有机化合物有多种去向:植物分解,通过木质化作用将其转化为植物体的组成部分;转化成无毒性的中间代物产物,储存于植物体内;完全被降解,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5,6],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2)根

4、际生物降解作用。根际是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的一个微区,也是植物一土壤一微生物与其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场所。根分泌物不仅能提高已存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而且能选择性地影响微生物生长,使根际不同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根际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9]。研究表明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比非根际区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也比原土体高,从而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10]。5(3)植物根部分泌的酶可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植物根系分泌的酶可直接降解有关污染物,致使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的解吸和质量转移成

5、为限速步骤[7],植物死亡后酶释放回到环境中,可以继续发挥分解作用。美国佐治亚州Athens的EPA实验室从淡水的沉积物中鉴定出脱卤酸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漆酶和腈水解酶等五种酶,这些酶均来自植物。有研究表明,硝酸盐还原酶和漆酶可降解军火废物如TNT(2,4,6一三硝基甲苯),使之成为无毒物质[8]。3植物修复的应用与展望植物修复技术较常规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已显示出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修复可用于石油化工污染、炸药废物、燃料泄漏、氯代溶剂、填埋淋溶液和农药等有机污

6、染物的治理,通常采用植物修复和其他清除方法结合使用。每个清除点需要种植不同的植物联合发挥作用,如苜蓿根系深、有固氮能力,杨树和柳树栽种广泛、耐涝而生长迅速,黑麦和野草生长浓密覆盖力强,可以根据不同植物不同的特点搭配使用。植物修复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它与其根际微生物共同发挥着分解、富集和稳定5污染物的作用。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新技术,与其它修复技术相比,费用较低,适合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虽然我国在超累积植物研究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从己经取得的成果表明,我国科学家有能力开

7、发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植物修复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修复技术。可以预料,植物修复将成为一种泛应用、环境良好和经济有效的修复技术。在我国,植物修复技术起步较晚,在理论体系、修复机理和修复技术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有许多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要开展。参考文献:[1]高拯民.土壤一植物污染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牡,1986.[2]NewmanLA,ReynoldsCM.Phytodegradationoforganiccompounds[J].CurrentOpinio

8、ninBiotechnology,2004,15(3):225-230.[3]骆永明.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J].土壤,1999,31(5):261-265.[4]AndersonTA,GuthrieEA,WaltonBT.Bioremediationintherhizosphere[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1993,27(13):2630-2636.[5]AlkortaI,GarbisuC.Phytoremediationofor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